文档详情

抵押和证券化资产.ppt

发布:2020-03-19约1.69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抵押和证券化资产 资产证券化 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内涵 2 资本证券化的种类 3 资本证券化的参与者 4 资本证券化的意义与风险 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内涵 资产证券化——是将那些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现金收入的资产出售给特定发行人,通过创设一种以该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的金融工具或权利凭证,进而将这些不流动的资产转换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一种融资过程或融资方式。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内涵 1.1 广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某一资产或资产组合采取证券资产这一价值形态的资产运营方式,它包括以下四类: (1)实体资产证券化——即实体资产向证券资产的转换,是以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为基础发行证券并上市的过程; (2)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欠流动性但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如银行的贷款、企业的应收帐款等)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内涵 (3)证券资产证券化:即证券资产的再证券化过程,就是将证券或证券组合作为基础资产,再以其产生的现金流或与现金流相关的变量为基础发行证券。    (4)现金资产证券化:是指现金的持有者通过投资将现金转化成证券的过程。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内涵 ( 2 )狭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信贷资产证券化。按照被证券化资产种类的不同,信贷资产证券化可分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的证券化(Mortgage-Backed Securitization,MBS )和资产支持的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 ABS )。 2 资本证券化的种类 抵押支持证券(MBS)——是以各种抵押债权(如各种住房抵押贷款等)或者抵押池的现金流作为支持的证券的统称。根据利息、计划偿还本金、提前偿付本金的处理方法不同,抵押支持证券可以分成三类:抵押过手证券、抵押担保债券和可剥离抵押支持证券。 2 资本证券化的种类 资产支持证券(ABS)——该类证券的抵押物是一揽子金融资产的现金流。一般的讲,ABS的抵押物可以分作两类:消费者金融资产和商业金融资产。 以上两类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基础资产是住房抵押贷款,而后者的基础资产是除住房抵押贷款以外的其他资产。 3 资本证券化的参与者 ⒈发起人。发起人也称原始权益人,是证券化基础资产的原始所有者,通常是金融机构或大型工商企业。    ⒉特定目的机构或特定目的受托人(SPV)。这是指接受发起人转让的资产,或受发起人委托持有资产,并以该资产为基础发行证券化产品的机构。选择特定目的机构或受托人时,通常要求满足所谓破产隔离条件,即发起人破产对其不产生影响。    ⒊资金和资产存管机构。为保证资金和基础资产的安全,特定目的机构通常聘请信誉良好的金融机构进行资金和资产的托管。 3 资本证券化的参与者 ⒋信用增级机构。此类机构负责提升证券化产品的信用等级,为此要向特定目的机构收取相应费用,并在证券违约时承担赔偿责任。有些证券化交易中,并不需要外部增级机构,而是采用超额抵押等方法进行内部增级。 ⒌信用评级机构。如果发行的证券化产品属于债券,发行前必须经过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   ⒍承销人。承销人是指负责证券设计和发行承销的投资银行。如果证券化交易涉及金额较大,可能会组成承销团。    ⒎证券化产品投资者,即证券化产品发行后的持有人。 4 资本证券化的意义与风险 对商业银行的好处  (1) 资产证券化为原始权益人提供了一种高档次的新型融资工具。 (2) 原始权益人能够保持和增强自身的借款能力。 (3) 原始权益人能够提高自身的资本充足率。 (4) 原始权益人能够降低融资成本。 (5) 原始权益人不会失去对本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6) 原始权益人能够得到较高收益。 4 资本证券化的意义与风险 对投资者的好处  (1) 投资者可以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 (2) 获得较大的流动性。 (3) 能够降低投资风险。 (4) 能够提高自身的资产质量。 (5) 能够突破投资限制。 * * *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