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厂锅炉原理第4章煤粉制备.ppt

发布:2018-10-08约6.66千字共6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5. 制粉系统的风量协调 制粉系统的风量    干燥通风Qd→Mar→Mpc→Q+t   一次风Q1→Vdaf燃烧→V+O2   风量协调    直吹式+储仓式(乏气) → Qv= Qd= V1        储仓式(热风) → Qv=Qd    抽温风 加冷风 乏气再循环 抽烟气    磨煤通风Qv→煤粉细度+磨煤机出力→Q    第五节 制粉系统 * 依据:燃料性质(磨煤机型式) 第三节 磨煤机 原则 6. 制粉系统的选择 球磨机~中储式制粉系统 中速磨~中储式制粉系统或直吹式制粉系统 风扇磨~直吹式制粉系统 * 6. 制粉系统的选择 燃料 热风温度(℃) 制粉系统 极难燃 400 储仓式+热风送粉 难燃 380~400 储仓式+热风送粉 双进双出钢球磨直吹式 中等可燃 340~380 储仓式+热风送粉 双进双出钢球磨直吹式 易燃 300~340 储仓式+乏气送粉 中速磨直吹式 极易燃 260~300 中速磨直吹式 风扇磨直吹式 第五节 制粉系统 * 7. 制粉系统的设计 制粉系统 磨煤机台数 单台出力 储仓式 2,无备用 中速磨直吹式 3,1备用 风扇磨直吹式 1~2备用 第五节 制粉系统 * 第五节 制粉系统 直吹式 储仓式 制粉系统 开式 闭式 热风送粉 热风送粉 乏气送粉 热一次风 冷一次风 正压 负压 排粉机 * 决定钢球和护甲间的摩擦系数 第三节 磨煤机 护甲    Karm=1(波浪形和阶梯形) Karm=1.1(齿形) 钢球充满系数    定义:钢球堆积容积占筒体容积的份额 最大钢球充满系数ψmax: 钢球装载面到进口管下边缘之间的距离为50mm 最佳钢球充满系数ψopt :单位磨煤电耗最小 Ψopt=(0.8~0.88) ψmax 50 * 30~40mm( 硬煤50~60mm ) 第三节 磨煤机 钢球直径    通风量 定期补充,小于15mm更换 Qv↓↓→磨煤出力下降↓ Qv↑↑→ 回粉量↑ Qv,opt 磨煤和通风电耗之和最小 vv,opt 1.2~1.7m/s 1.5~2.0m/s 2.0~3.5m/s 无烟煤 烟煤 褐煤 * 第三节 磨煤机 (6)磨煤出力    磨煤出力Bm:单位时间磨制到一定细度的煤粉量 干燥出力Bd: 单位时间内由收到基水分干燥到煤粉水分的煤粉量 高水分和软的煤,BmBd 干和硬的煤, BmBd 调节手段:磨煤机的干燥剂流量和温度 t/h   * 第三节 磨煤机 (7)磨煤电耗    kW   磨煤电耗几乎与磨煤出力无关 单位磨煤电耗随磨煤出力下降而上升 球磨机低负荷或变负荷运行不经济 * 第三节 磨煤机 (8)特点             ● 优点    煤种适应性好    干燥性好    检修周期长    单台出力高    可靠性高                     ● 缺点    噪声大    负荷响应慢        电耗高    体积大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    * 第三节 磨煤机 (9)双进双出    空心轴 保持球磨机优点 缩小体积 降低磨煤机的能耗 增强适应负荷能力 一次风 风粉 原煤 * 3. 中速磨煤机 第三节 磨煤机 (1)类型 辊-盘式(平盘磨) 辊-碗式(碗式磨) (RP、HP型) 球-环式(中速球磨) (E型) 辊-环式(轮式磨) (MPS磨) 两组相对运动 碾磨部件 M: Muller(Mill) P: Pendel(Parter)摆动 S: Schuessel(Ship)盘子 Rotary Plate High Performance * (2)系统组成    落煤 通风 分离 出粉 第三节 磨煤机 * (3)影响因素    第三节 磨煤机 通风量→风煤比   碾磨压力 工作转速 nopt=    风环气速 (碗磨40~50m/s,球磨70~90m/s) 燃料性质(Aar40%,HGI≥50,Ke3.5) * 平盘磨出力    t/h     (4)出力计算    C:烟煤7.5 贫煤6.5 第三节 磨煤机 a=115D~15D kW     * ● 优点    噪音低    磨损轻    变负荷经济性好    体积小重量轻    煤粉均匀性好    耗电投资   ↓         ● 缺点    可磨性要求    维护成本    Mar受限    第三节 磨煤机 (5)特点    * 4. 高速磨煤机 类型 风扇  锤击    第三节 磨煤机 * 4. 高速磨煤机 ● 优点    干燥能力强    负荷响应快    体积小重量轻    结构简单            ● 缺点    可磨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