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NY_T 1409-2007 旱地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doc

发布:2017-09-07约3.3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1409-2007 旱地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Mechanized Conservative Tillage for Dry Land Corn 2007-06-14 发布 2007-09-01 实施 前 言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机械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场上作业机械及机制小农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太宁、张金霞、王成、张进、杜先仁、郝增德、柴向阳。 旱地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技术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404.1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 GB/T 5262农业机械试验条件测定方法的一般规定 JB/T 10295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 NY/T 645玉米收获机 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同一地块,一年中只种植一茬作物的种植方式。在作物栽培过程中,地表没有畦和垄的耕作方法。果实收获后,留在田间的作物秸秆、叶子、根茬的总称。保护性耕作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农田可持续利用和节本增效为目标,在地表秸(深松)播种栽培的一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采用机械手段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单位面积地表上覆盖残茬的质量。 地表上作物残茬覆盖面积与地表面积的比率。 作物收获后,秸秆未经处理自然保留于地表的覆盖方式。作物收获后,将秸秆粉碎均匀抛撒于地表的覆盖方式。利用深松机具对土壤进行疏松,使耕层土壤不乱,实现打破犁底层的一种作业。对土壤表层进行处理,实现平整地表、减少残茬覆盖量和除草的一种作业。 在不翻耕土壤、有一定量作物残茬覆盖地表的条件下,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等作业的播种方式。 收获一残茬处理一深松作业一表土作业一免耕覆盖播种一除草一田问管理一收获。 玉米进入完熟期,适时进行收获,采用机械收获时,收获质量应符合NY/T 645标准。 收获后玉米残茬应全部或部分保留在田问。 玉米残茬可采用联合收获机自带粉碎装置粉碎,也可以在玉米收获后采用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对于冬季风大的地区,玉米收获后可选用整秆覆盖,当产量低、秸秆综合利用地区,收割时为保证地表覆盖量,割茬高度应≥30 。根据是否影响免耕播种作业的情况,选择对残茬进行粉碎处理,粉碎作业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深松作业为选择性作业,不要求每年进行。 一般情况下,首次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或连续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3年以上,或0 cm20 cm壤质土壤容重≥1.3 g/cm3,黏质土壤容重≥1.45 g/cm3的地块,需要进行深松作业。 深松作业时,应选择机具适宜的土壤条件,一般土壤绝对含水率以15%25%为宜。 型 粉碎长度 mm 粉碎长度合格率 % 覆盖均匀率 % 留茬高度 mm 秸秆粉碎还田机 ≤100 ≥90 ≥80 ≤80 联合收获机 ≤100 ≥85 ≥70 ≤80 4.4.2 作业时间 在残茬粉碎后、表土作业前进行。不翻动土壤,不破坏地表覆盖,深松深度稳定性≥80%。机具采用凿形铲式或其他适宜的深松机,深松问隔与当地玉米种植行距相同,深松深度≥30 。机具采用V形全方位深松机或其他适宜的深松机,深松深度≥30 。 表土作业为选择性作业,不要求每年进行,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表土作业。 玉米收获后,立即对田间进行检查,当地表残茬覆盖量≥1.5 kg/m2或玉米单产500 kg以上时;或地表平整度≥10 时;或在冬季和春季风大的地区,粉碎后的残茬容易集堆或遗失需要固定残茬时;以及实施深松作业后。 表土作业时,应选择机具适宜的土壤条件,一般土壤绝对含水率以15%25%为宜。在秋季残茬粉碎还田后或春季播种前进行,实施深松作业的地块应立即进行。一般情况下作业深度5 cm7 cm,当地表残茬覆盖量≥1.8 kg/m2或玉米单产600 kg以上时,作业深度可增加到7 ~10 ,地表平整度≤6 ,地表残茬覆盖率≥40%,不重不漏。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圆盘耙作业,也可以使用驱动滚齿耙等机具进行作业。选用丰产、优质、生育期适宜、抗当地主要病虫害的优良杂交玉米包衣种子,应符合GB 4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