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pdf
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
作者:艾涛
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2014年第6期
艾涛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林场,陕西
榆林
719000)
摘要:近年来,榆林市用樟子松造林绿化的工程有“三个百树”工、“万亩樟子松基地”
和“三年大植绿”等。目前,造林成活成活率和保存率都有很大提高,成效显著。
关键词:樟子松;容器育苗
1
整地作床
根据樟子松幼苗的生长习性,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光照条件较
好,育苗地宜选择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
壤黏重的地块不利樟子松生长。本着有效利用面积,方便育苗作业管理的原则细致整地,在土
地平整后,即可作苗床。苗床的方向以东西为长,南北为宽,苗床的规格:床面低于步道20~
25cm,床宽1m,中间留步道40~50cm,一般床长10~15m或根据地形及灌水条件而定。
2
营养土配制
培养基必须透气、保水性能佳、肥分高、质地轻、不含杂草种子和病虫害。一般选用生土,
山坡坡度大或非耕地的黄绵土,此土无病菌。采用黄绵土和过磷酸钙配制营养土,按每1m3黄
绵土拌入2kg过磷酸钙的比例配制,配制好的营养土每1m3用5%的硫酸亚铁20kg进行消毒,
充分搅拌均匀,堆成堆密封3~4天后即可装袋。
3
装袋
选用9cm×10cm或10cm×18cm的专用塑料袋作为育苗容器,将处理好的营养土装入容器袋
中。把装好营养土的容器袋紧密排列放在事先整好的苗床底部,排放时要整齐对称,高低一致,
排好后容器之间的空隙用营养土填满,减少空间的蒸发,并防止灌水后容器袋歪倒。
4
种子处理
为了使樟子松发芽早,出苗整齐,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催芽,保证种子净度达到95%以
上,并用水选方式剔除空粒或瘪粒,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5
催芽
用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40℃左右的温水净种24小时后捞出,
摊于消过毒的麻袋片上,放置在恒温20℃的环境下催芽。催芽过程中气温高时撒水降温,要多
翻动种子,使种子温度一致。待种子20%~30%裂口时,即可播种。通常樟子松种子催芽需4~7
天。
6
播种
根据榆阳区的生产实际,一般在5月中下旬~6月初播种,播种前苗床要灌1次透水,使
营养袋内水分湿润,将催好芽的种子种在容器袋中间。点播时,用木棒在容器袋中间按1个深
1cm的洞,放入3~5粒种子,然后覆上沙子,覆沙厚度为0.5~1.0cm为宜,以不见种子即可。
7
苗期管理
7.1浇水
苗期管理要细致,本着苗木出土期少量多次,速生期多量少次,一次灌足的原则进行灌水。
播种后要立即灌水,樟子松种子微小,灌水可用小水浸流,由容营养袋底向上渗水,或用细眼
洒壶、轻轻洒水、浇少量水、湿润种子即可,以免种子被水冲出,造成没苗少苗现象。
7.2施肥
樟子松容器苗所需的营养除了源于营养土外,在幼苗脱壳后,就可以追肥,浓度要低,喷
液的浓度以0.2%为宜。其方法是在苗龄30天、60天、80天,追肥浓度为1:200的尿素、过
磷酸钙和销酸钾的混合肥液,比例为1:5:1效果较好。
7.3除草
除草以除早除小的原则。容器袋中如有杂草,应及时拔除,如杂草长大,在拔草时可用一
手按住小苗,另一手将草拔起,或用小刀剔除,以免损伤苗木。
7.4防害
樟子松幼苗期易得立枯病和根腐病。种子播后7~10天种壳出土,约15天种壳自行脱落,
这段时间要防止鸟害。从苗木陆续出土起,用5%的波尔多液和1%的硫酸亚铁溶液交替喷苗,交
替间隔期为1周,或1周喷2~3次多菌灵,可有效防止立枯病和根腐病。喷药20分钟后用清
水冲洗苗木上的药液,以免发生药害。
7.5防地老虎
用六六粉拌黄土,直接撒在苗床上,注意土不要沾在幼苗上,以免发生药害。
7.6越冬管理
为防越冬苗木发生生理干旱而枯死,应于上冻前对苗木进行覆土防寒。一般于10月中下
旬~11上旬之间灌足防冬水,在11月中旬左右土壤上冻前进行埋土,把步道土拍碎覆于苗床
上,厚度10cm左右,将苗木埋严。第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