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基础-矿物和岩石.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发光性 发光性:矿物在外界能量的激发能发出可见光的性质。 还具有脆性、延展性、弹性、挠性、吸水性、嗅感、味感、可塑性等 2.1.2 常见矿物的鉴别 肉眼鉴定法,主要是凭肉眼和一些简单的工具(小刀、钢针、放大镜、磁铁、条痕板等)来分辨矿物的外表特征,有时也配合一些简易的化学分析方法,主要对矿物的化学成分、晶体形态、构造及物理特性进行测定,达到粗略鉴定的目的。 重点:善于抓住矿物的主要特征,特别注意与其他岩石易于区别的特征。 P33常见矿物的简易鉴定表 2.2 岩浆岩 岩浆岩: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石。 一、岩浆岩的产状 岩浆岩体产出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分布特点及其产出的地质构造环境。 岩浆岩的产状分为:侵入岩体产状和喷出岩体的产状 1.侵入岩体产状 岩基 岩株 岩盘 岩床 岩脉 岩基:岩基是巨大的岩体,多由花岗岩类构成,由于岩浆缓慢地冷却,结晶形成。 岩株:岩株的平面形状一般呈不规则的形状或圆形,与围岩接触面比较陡,岩株下面与岩基相连,是岩基的分枝部分。 岩床、岩盘(岩盖):当岩浆粘度较大不易流动而展开分布范围不广时,则形成岩盘,反之,展开分布范围较大,形成板状岩体,称为岩床。 岩脉:充填在岩石裂隙中的脉状岩体称为岩脉 2.2 岩浆岩 2.喷出岩体产状 熔岩流:岩浆喷出地表,沿着地表流动经冷凝固结而成 火山堆:岩浆沿着火山颈喷出地表,形成圆形锥状的岩体称为火山堆 2.2 岩浆岩 2.2.2 岩浆岩的物质成分 2.2.3 岩浆岩的结构: 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绝对大小 和相对大小),晶粒的形态及其相互组合的关系。 全晶质结构 结晶程度 半晶质结构 玻璃质结构 粗晶 5mm 显晶质 中晶5-1 mm 细晶1-0.1mm 矿物颗粒的绝对大小 隐晶质 等粒结构 矿物晶粒的相对大小 斑状结构 不等粒结构 (斑晶与基质 ) 似斑状结构 岩浆岩结构类型镜下素描图 1-全晶质 2-半晶质 3-玻璃质 等粒 不等粒 斑状 似斑状 岩浆岩的构造: 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与充填方式。 块状构造 矿物均匀分布在岩石中,无定向排列现象, 岩石呈匀称的块体。 流纹构造 岩石中不同颜色的条纹,柱状、针状的矿物以 及拉长的气孔,按一定方向排列形成的构造。 气孔构造 喷出岩中常有圆形或被拉长的孔洞,称为气 孔构造。 杏仁构造 若气孔被次生矿物所充填,则称为杏仁构造。 流纹构造 气 孔 杏 仁 * 气孔构造、杏仁构造 2.2.4 岩浆岩的分类 岩浆岩的分类,一般主要根据其岩石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产状等特征进行划分。 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 岩石的结构、构造及成因产状 岩浆岩的肉眼鉴定 观察岩石的颜色 观察矿物成分 观察岩石的结构、构造 查表确定岩石的名称 * * * * * * * * * * * * 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