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在乳腺癌治疗的应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紫杉醇在乳腺癌治疗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究紫杉醇在乳腺癌治疗的应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诊断为乳腺癌的92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取CAF方案即环磷酰胺、柔比沙星、氟尿嘧啶进行联合化疗;治疗组给予紫杉醇、阿霉素进行化疗。两组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一疗程,即3周),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肿瘤转移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1.74%,在治疗中出现腰椎转移1例,胸椎转移4例,这5例患者均及早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组总有效率41.30%,在治疗中发现腰椎转移2例,均及早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发热、恶心、呕吐等)。结论:紫杉醇在乳腺癌治疗中,其临床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荐,但真正的意义在于怎样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关键词】 紫杉醇; 乳腺癌; 治疗; 应用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6-0139-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26.072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严重威胁女性的身体健康。其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月经初潮时间早于12岁、生育第1胎年龄较晚(≥35岁)、孕妇生育后未哺乳等。转移途径有局部扩散、淋巴转移、血运转移,其中较为常见的转移方式是淋巴转移。男性乳腺癌占男性全部癌肿的0.2%~1.5%,发病率约1%。乳腺癌关键是预防,成年女性要知道一些关于预防该病的一些常识。社会在进步,医学也在发展,治疗乳腺癌的方法也越来越多,紫杉醇作为新一代的化疗药物,紫衫烯环的二砧类化合物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柔比沙星为恩环类抗生素,可抑制RNA的合成,也可阻止DNA的复制,采用紫杉醇、阿霉素联合进行化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1-3]。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诊断为乳腺癌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诊断为乳腺癌的92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所有患者均无其他转移,一般情况尚可。对照组年龄32~69岁,平均(45.0±2.2)岁,病程1.1~5.2年,平均(2.4±1.1)年,其中绝经前26例,占56.52%,绝经后20例,占43.48%;治疗组年龄33~71岁,平均(48.0±2.1)岁,病程1.0~5.8年,平均(3.4±1.0)年,其中绝经前28例,占60.87%,绝经后18例,占39.13%。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柔比沙星、环磷酰胺、氟尿嘧啶联合用药,其剂量分别为60 mg/m2、500 mg/m2、500 mg/m2,1次/d。治疗组:紫杉醇、阿霉素联合用药。阿霉素剂量为60 mg/m2,静脉注射,给药的速度以超过1 h为宜,3周/次;紫杉醇剂量为25 mg/m2,分别在治疗的第1、8、15天给药,其时间为3个周期。在应用该药物前12 h,要给予口服地塞米松10 mg,另外为防过敏反应的发生要在化疗进行前30 min注射苯海拉明、昂丹司琼、西咪替丁三种药物,其剂量分别为25 mg、30 mg、400 mg。给予两组患者1个疗程的治疗,时间为3周。
1.3 观察指标
无论是治疗组还是对照组,每周都要复查钼靶、CT及乳腺B超,以了解化疗前后的变化情况,使用CT三维重建测量来了解患者的肿瘤最大直径,另外,对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的血常规、心、肝等做检查,以便于了解治疗前后的情况,对患者的各个系统有充分的认识,也要对患者的白细胞数进行监测,监测的时间为化疗前1 d,同时注意要定期复查监测白细胞数目有所降低的患者[4-5]。
1.4 疗效评定标准
经过一疗程的治疗,显效:乳腺癌患者的区域淋巴结消失完全;有效:乳腺癌患者的区域淋巴结消失50%;无效:乳腺癌患者的区域淋巴结无明显减少;恶化:乳腺癌患者的区域淋巴结有新的改变,或有增多的现象。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71.74%,在治疗中出现腰椎转移1例,胸椎转移4例,这5例患者均及早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组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