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 感悟,补偿 发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聋校活动课程的实践和探索
上海市第四聋校 代秀琴 岑琦 朱佩红
聋生因听力障碍及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导致与人交流、沟通困难,其生活圈子狭小,
生活经验十分有限。为弥补聋生因参与活动机会缺失带来的人生发展中的缺陷,我校进行了
“尊重聋生的认知特点和活动方式,丰富聋生的生活经验,促进认知、情感、行为、个性统
一协调发展”的聋校活动课程的探索和实践。
我校开发的活动课程是指通过参加精心设计组织的校内外各类活动来补偿聋生活动机
会的缺失,使聋生在活动中体验和认识社会生活,丰富生活经验,从中习得现实社会及未来
生活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的一种课程模式。
一、活动课程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目标
(一)教育理念
1、关注每个聋生的成长
每一个人都拥有其无可替代的存在价值,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发现每个聋生的需求与潜
能,尊重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2 、丰富聋生的生活经验
活动课程能为聋生提供生活经历并获得生活经验,活动过程应该是聋生愉悦的情绪生活
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通过各项活动促进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3、让聋生在活动中获得补偿、促进发展
活动课程要求我们指导学生在做中学习,在玩中体验,在实践中补偿,在感悟中发展。
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只有使活动过程成为培养聋生高尚道德品质、丰富人生体验
的过程,成为不断增强聋生自信心、责任感的过程,才能做到补偿缺陷、开发潜能、促进发
展、健康成长。
(二)实践目标
·建立自信:不自卑自弃,能正视现实,欣赏和接纳自己,乐观向上,自立自强。
·学习合作:乐于交往,善于交流,与他人真诚相处,积极合作,文明礼貌,有团队精
神。
1
·学会关心:孝敬长辈,尊敬老师,友爱同学,有同情心,有爱心,乐于助人,关注社
会。
·自主管理:遵守规范和纪律,有责任心,乐于动手,勤于实践,一技多能,残而有为。
总之,通过组织各种形式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学会合作,学会关心,自主管理。
二、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
(一)立足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挖掘课程的德育资源
在活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开设了以思想品德课、社会课、心理健康教育课、青春
期教育课,结合当前时事、本地区人文、历史资源和聋生实际召开的主题校班会开展德育工
作。
如为三年级至初二年级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是根据聋生的认知特点,采用游
戏活动方式对聋生进行心理健康训练。针对初中学生渴望交往的心理需求,我们开展了《握
住你的手》等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使聋生对如何成功交往有所感悟。青春期是青少年的黄
金发展期,同时也是危机多发期。为了帮助聋生安然度过这一时期,我们对预备班至初三年
级的聋生专门开设了青春期教育课,针对聋生青春期焦虑问题,从青春期常识教育入手,同
时通过组织跳校园集体舞,健美操,举行运动会,艺术节等各种健康有意的活动,消除青春
期对性的神秘感和心理上的躁动感。
(二)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
校园文化是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既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创建,
也包括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营造。
1、美化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对聋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作用。我校楼道走廊张挂的是聋生的书画、剪
纸、雕塑作品、残疾名人名言等;操场上有“校园掠影、青春苑、青草地、德育浪花、心灵
语言智慧”等为内容的学校黑板报。学校还在并不宽敞的校园中栽种花草树木、安置假山鱼
缸;班级、操场的生物角还饲养了学生喜爱的小动物。这样的校园温馨、亲切,使他们从小
学会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2 、开展师风、师德建设
学校开展评选“师德标兵”、“教学先进个人”、“文明组室”等评比活动,将“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的目标落实到行动上。良好的师风为学生作出了表率,聋生积极参与值勤岗、护
绿志愿者、关爱动物行动小组等活动,在活动中学会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