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消融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5.pdf
肝癌消融治疗的研究进展2025
肝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类型[l]。消融治疗是肝癌的三大根治
性治疗方式之一,目前在肝癌治疗中主要用千早期肝癌,也可与介入栓塞、
靶向免疫治疗等联合应用千中晚期肝癌的治疗。相较千外科手术,消融治
疗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且在部分早期肝癌患
者中可获得与手术切除相似的效果[2]。本文主要就消融治疗在肝癌治疗
中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一、消融治疗肝癌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肝癌消融治疗决策需综合考虑治疗目的(根治性或姑息性治疗)、肿瘤情
况(大小、数目和位置)、肝功能、凝血功能及患者基本状态。目前肝癌
[3]
消融治疗的适应证主要有:(1)单个肿瘤、最大径,;;;;5cm,或2~3
,;;;;3cm;
个肿瘤、最大径(2)无血管、胆管和邻近器官侵犯及远处转移;
3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或B级,或经内科护肝治疗达到该标
m的单发肿瘤或多发肿瘤,
准;(4)对千不适合手术切除的最大径>5c
消融治疗可作为联合治疗中的一种选择(消融联合手术切除或介入治疗);
(5)对千不能实现根治性治疗的肝癌,消融治疗可作为姑息性综合治疗
中的一种局部治疗策略。禁忌证主要有[3]:(1)治疗前1个月内发生食
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不可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明显的血液
3
指标异常,具有明显出血倾向者;()顽固性大量腹水、恶液质者;(4)
合并活动性感染,尤其是胆管系统炎症等;(5)肝肾、心肺和脑等重要
器官功能衰竭者;(6)意识障碍或不能配合治疗者;(7)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为C级,经护肝治疗无法改善者。
二、各消融
类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在肝癌的治疗中,不同的消融技术展现出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和微波消融
(microwaveablation,MWA)
RFA作为较早用于临床的热消融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千小肝癌的治疗中。
对于单个最大径�2cm的肝癌,RFA的治疗效果与手术切除类似,特别
是治疗中央型肝癌的效果(4-5]。但RFA易受热沉效应影响,有研究结果
显示,RFA治疗应选择最大径3cm的肿瘤。也有研究结果显示,与MWA
相比,RFA对千紧邻胆管的肿瘤更安全[6-7]ORFA单次治疗小型(3cm)
和中型(3-5cm)肿瘤的完全消融率>80%,两次治疗后完全消融率甚至
可超过90%,患者5年生存率为40%~58%[8]。RFA在处理较大肿瘤
5
(cm)时常出现消融不完全的问题,但通过使用多极电极和冷却电极,
消融成功率可提高至81%-90%(9]。MWA通过高频电磁场快速摩擦水
分子产生热量,不易受周围大血管热沉效应的影响,适用于较大面积的肿
瘤消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RFA的局限性。近年来,MWA在局部疗效、
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生存方面与RFA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有研究结果显
示,对于>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