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变化及其_省略_0和2010年人口普查的_王桂新要点详解.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人口科学 20 12 年第5 期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变化
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
王桂新 潘泽瀚 陆燕秋
【摘 要】文章通过对2000 和 2010 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区域模式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也出
现了一些明显的局部性变化。如人口迁出和迁入的分布都呈一定集中趋势,且
迁入集中趋势尤为明显;人口迁出呈“多极化”,迁入则更加集中化;一些重要
的人口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迁出和迁入强度表现出强者恒强、强者更强的特征 。
人口迁入重 心北移,长三角都 市圈取代珠三角都 市圈成为 21 世纪以来省际人
口迁入的主要地区。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及其 变化,主要是 迁入地城镇收入
水平等经济因素的吸引作用 明显增强所致 ,并与空间距离等恒定 因素的影响相
对弱化有 关。
【关键词】省际人口迁移 区域模式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作 者】王桂新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 ,教授 ;潘泽瀚 复旦大学人口
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 ;陆燕秋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的变化,早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张
善余(1990)利用1987年 1%抽样调查数据考察发现,与改革开放以前比较,中国20世纪80
年代的人口迁移方向发生逆转,人口迁移出现回流。杨云彦(1992)和王桂新(2000、2004)指
出,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宏观流向已发生逆转,并以中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
为主流,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基本区域模式。丁金宏(1994、2005)根据
1990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流场分布及其
演变特征,Fan(2005)分析了影响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的主要因素。以往这些都是对
20世纪90年代及以前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而且这些研究多
局限于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宏观区域模式,建立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解释力也大都较
*本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成果。
2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①
低。本文拟根据2000年与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及相关资料,采用省际人口迁移 区域
模式分析方法,建立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
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模式的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期得到一些新的发现和结论。
一、省际人口迁出、迁入规模分布的区域模式及其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人口迁移进一步趋
向活跃。根据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1995~2000年省际迁移人口规模为3228.21
万人,到2005~2010年已增加到 5499.39万人,10年间增长了 2271.18万人(见表 1),
增长率达 70.35%。在各省省际人口迁出、迁入规模普遍增大的同时,区域分布模式也相应
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通过对表 1两个时期的迁出、迁入人口数据进行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可
知,1995~2000年与2005~2010年各省迁出人口规模分布的相关系数为0.929,迁入人口
规模分布的相关系数为0.936,而迁出人口规模分布与迁入人口规模分布均呈负相关关系,
显示 1995~2000年与2005~2010年中国省际迁出和迁入人口规模分布模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