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煤矿风险管控实施方案.docx

发布:2025-02-16约1.6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煤矿风险管控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1)本方案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煤矿安全生产这一核心任务,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强化风险意识,完善风险管控体系,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为煤矿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指导思想强调,要全面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格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推动煤矿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煤矿生产安全。同时,要深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促进煤矿产业转型升级。

(3)目标是,通过实施本方案,实现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具体目标包括:建立健全煤矿风险管控体系,实现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提高煤矿本质安全水平;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二、风险识别与评估

(1)风险识别是煤矿风险管控的基础,通过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系统梳理,确保不留死角。根据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我国煤矿事故中,约70%是由于风险识别不到位导致的。例如,2019年某煤矿因未对瓦斯积聚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导致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人死亡。因此,风险识别需全面覆盖瓦斯、水害、顶板、运输、机电等关键环节。

(2)评估风险等级是风险管控的核心环节。根据《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办法》,将风险分为四个等级: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较大风险和一般风险。以瓦斯为例,我国煤矿瓦斯风险等级划分标准规定,当瓦斯浓度超过2%时,即达到较大风险等级。2018年,某煤矿因瓦斯浓度长期超过2%,未采取有效措施,最终引发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2人死亡。

(3)在风险识别与评估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例如,某煤矿在2017年进行风险评估时,发现其井下运输系统存在较大风险,主要原因是运输设备老化、维护不到位。针对这一情况,该矿立即采取了更新运输设备、加强设备维护等措施,有效降低了运输风险。通过此类案例分析,有助于煤矿企业更加精准地识别和评估风险,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三、风险管控措施与实施

(1)针对煤矿风险管控,首先应建立健全风险管控体系,明确责任主体,细化管控措施。企业要成立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风险管控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风险管控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风险管控工作有序开展。例如,某煤矿在实施风险管控过程中,建立了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基础,涵盖瓦斯、水害、顶板、机电等各个方面的风险管控体系,确保了安全生产。

(2)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对于瓦斯风险,应严格执行瓦斯检测制度,确保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同时,加强通风系统管理,提高矿井通风能力,确保瓦斯得到有效排放。如某煤矿在实施瓦斯风险管控时,安装了先进的瓦斯监测系统,实现了瓦斯浓度的实时监控,有效预防了瓦斯事故的发生。对于水害风险,要加强水害监测,完善排水系统,确保矿井排水能力。同时,加强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做好防水、排水工作。

(3)风险管控措施的实施需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二是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三是加大安全投入,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四是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例如,某煤矿在实施风险管控时,开展了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了员工的安全素质;同时,投资建设了应急物资储备库,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提升了煤矿风险管控水平,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