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培训.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节 隧道施工其他内容 套拱施工 管棚施工 超前注浆小导管施工 初期支护施工 喷射混凝土施工 锚杆施工 防水板施工 钢筋施工 二衬施工 第五节 隧道检测 隧道检测的主要内容: (1)断面及标高检测-断面仪、全站仪、水准仪 (2)强度检测-回弹仪 (3)钢筋、工字钢间距、衬砌厚度、衬砌密实度检测-地质雷达 (4)路面厚度检测-取芯机 (5)过程检测-锚杆拉拔、间距测量 电磁波(地质雷达) 超声波 弹性波 波形图 地质雷达测试 不密实充填物 衬砌厚度 衬砌厚度检测结果(地质雷达) 断面检测(激光断面仪) 工程质量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 直接方法 物理探测方法 说明 衬砌混凝土强度 钻孔取芯 超声回弹法 衬砌厚度 钻孔探测 雷达 声波(冲击回波法) 衬砌-围岩 密贴情况 钻孔 雷达 声波(瑞利波法) 雷达测试受水和金属物干扰 声波法准确度优于雷达,但测试时间较长 净空断面 激光断面检测系统 六、城市综合管廊工程 城市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建造的管线公共隧道,将电力、通信、燃气、给水、热力、排水等两种以上市政管线集中敷设在该隧道内,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综合管廊在日本被称为“共同沟”,在我国亦被称为“共同管道、综合管沟”。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城市综合管廊分类 第二节 城市综合管廊断面形式 第三节 城市综合管廊的应用 第四节 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管理特性 第五节 城市综合管廊施工视频 第一节 城市综合管廊分类 城市综合管廊根据其所收容的管线不同,可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缆线综合管廊(电缆沟)三种 干线综合管廊断面图 支线综合管廊断面图 电缆沟 第二节 城市综合管廊断面形式 城市综合管廊断面形式:大多为矩形结构和圆形结构,一般是根据纳入的市政管线种类、数量、施工方法、地下空间情况和当地的经济情况等进行设计。 单舱综合管廊断面图 双舱综合管廊断面图 ★矩形断面 三舱综合管廊断面图 矩形断面的优点是建设成本低、利用率高、保养维修操作和空间结构分割容易、管线敷设方便,一般适用于新开发区、新建道路等空旷的区域。 ★圆形断面 优点 缺点 可以在繁华城区的主干道和穿过地铁、河流等障碍时采用盾构掘进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这样可以减少对人们日常生活和交通的影响,保护了市容环境 比矩形断面的利用率低,建设成本较高,而且容易产生不同市政管线之间的空间干扰,增加了工程造价成本和各管线部门之间的协调难度。 一般用于支线型市政综合管廊和缆线型市政综合管廊。 城市综合管廊的概念起源于十九世纪的欧洲。1833巴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系统后,至今已经有将近179年的发展历程了。经过一百多年的探索、研究、改良和实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技术水平已完全成熟。 第三节 城市综合管廊的应用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综合管廊建设最先进的国家。目前,日本综合管沟建设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大规模综合管沟建设,其国内管线管理以综合管廊管理为主。 ◆台湾地区学习日本综合管廊的建设经验,近二十年来,对综合管廊建设的推动不遗余力,成果丰硕,目前已建综合管沟有300多公里。 北京第一条综合管廊于1958年建造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下,为了日后避免天安门广场被开挖,建造了一条宽4.0M,高3M埋深7—8M长1公里的综合管廊收容电力、电信、暖气等管线,1977年又建造了长约500米相同断面的综合管廊。 天津1990年为解决新客站处行人、管道与穿越多股铁道而兴建长50M,宽10.0M,高5.00M的隧道,同时拨出宽约2.5M的综合管廊,用于收容上下水道电力、电缆等管线,这是我国综合管廊的雏形。 上海1994年浦东新区张杨路人行道下建造了二条宽5.9M,高2.6M,双孔各长5.6公里,共11.2公里的支管综合管廊,收容煤气通信、上水、电力等管线,它是我国第一条较具规模并已投入运营的综合管廊。 ◆我国城市综合管廊建设 广州2003年底在广州大学城建成了全长17.4公里,断面尺寸为7米×2.8米的地下综合管廊,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单条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综合管廊。 除此以外,石家庄、昆明、沈阳、青岛、无锡、珠海、武汉、深圳等大中城市都在积极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第四节 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管理特性 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管理费用组成 谢谢 人非共板路面 港湾式公交站 第二节 道路等级划分 城市道路有宽有窄,车道数有多有少,等级各有不同。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我们可以将城市道路等级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 1、快速路 快速路主要为城市提供中大量、长距离、快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