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玄武岩纤维稀浆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

发布:2025-03-21约7.69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玄武岩纤维稀浆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制的□的和意□

交通运输关乎民生和经济命脉,而交通基础设施中的一些枢纽结构则是保障交通运输系统健康运作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

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9月提出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到本世纪中叶,基础设施规模质量、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交通安全水

平、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号召,本标准立项对“玄武岩纤维稀浆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进行研究,形成可以指导河南省公路沥青路面稀浆混合料施工的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及绿色环保地方标准。

微表处及稀浆封层作为各等级公路新建、改扩建及养护工程的结构功能层已被大量采用。然而在交通荷载作用下,微表处

结构层耐久性能不佳,经常在短期开放交通后就出现集料松

散、脱皮、麻面等病害,使用性能明显低于预期效果,在这样情况下,不仅没有体现微表处耐磨、抗滑、防水等优点,而且还凸显路用性能差、功能性弱等缺点,严重制约了微表处的使用和进一步发展;在交通荷载及温缩应力作用下,稀浆封层结构层易发生开裂,从而降低整个路面结构层的整体稳定性。传统微表处和稀浆封层路面结构层发生过早病害的原因,除了原材料、结构设计和施工方面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外,还与长期以来单纯依靠国外引进技术进行设计密不可分。特别是在我国,

至今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稀浆混合料设计方法,仅仅依靠《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5142—2019)中提供的原材料、配合比、技术要求等粗略范围来指导设计和施工,这无疑会为微表处和稀浆封层路面结构层过早损坏埋下隐患。因此,为了提高微表处和稀浆封层路面结构层耐久性能,提出准确可靠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从而指导我省稀浆混合料施工技术的推广势在必行。

2

玄武岩纤维作为新型矿物纤维,具有强度高,模量大,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玄武岩纤维在稀浆混合料中能够以

一种三维乱相分散状态存在且相互搭接,形成桥接纤维网络,具有加筋、分散、吸附、稳定及增黏等综合作用,使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劲度,将路面上传递的水平力、竖向力荷载转移,及时地分散到矿质骨架和沥青胶砂中,有效改善稀浆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荷载疲劳性及水稳性等各方面性能,提高稀浆混合料结构层的使用寿命,延长公路使用年限。

玄武岩纤维稀浆混合料结构层在我国各省均开展了相应研究工作,铺筑了多条试验路,但各地没有统一规范,从设计到施

工工法及验收标准良莠不齐,尤其对玄武岩纤维稀浆混合料的技术评价欠缺科学性依据,不利于玄武岩纤维稀浆混合料结构层在路面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所以,制定我省玄武岩纤维稀浆混合料技术标准,指导玄武岩纤维稀浆混合料结构层设计、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评定,对该技术在我省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制定本标准拟加快玄武岩纤维稀浆混合料结构层的推广应用,解决普通稀浆混合料结构层的常见功能性病害,提高沥

青路面的整体质量,丰富我省沥青路面结构内涵,完善我省沥青路面设计体系,从而提高我省沥青路面的整体设计、施工、

养护水平,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制□□和□□

(一)任务来源

本项目为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立项开展的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项目,立项文件为《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

下达2024年第二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豫市监函〔2024〕88号),立项编号:20242110054。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南交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二)编制原则

3

本标准的编制严格遵循“科学、合理、可行”的原则,既考虑标准的前瞻性又兼顾高速建设养护管理单位的实际需求,通

过详细调研,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标准可为公路养护管理单

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公路沥青路面方案设计、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提供依据。

(三)编制依据

本标准的编制以《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规范》

(JTG/T5142-01—2021)为基础,结合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类型、修复原则、材料设计和施工特点,系统总结近年来国内河南及其他省份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经验,对玄武岩纤维稀浆混合料施工技术的适用条件、材料要求、混合料类型、配合比设

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等内容进行完善和补充,形成适合指导公路沥青路面稀浆混合料施工技术的标准化文件。

本标准严格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1.1—2020)的要求进行编写。

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了以下文件:

GB/T1549纤维玻璃化学分析方法

GB/T7690.3增强材料纱线试验方法第3部分:玻璃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