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国某省市场化指数的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于我国某省市场化指数的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我国某省的市场化指数,根据已收集到的数据,基于年份和市场化指数两个因素,建立非线性回归模型,进而探讨它们的关系并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市场化指数与年份存在着显著关系。
1.问题描述
该问题研究了该省1990年-2000年11年间的数据,其中由于年份的值较大,故将(年份-1990)作为自变量,市场化指数作为因变量,运用gplot过程画出散点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散点图呈增长趋势,随着年份的增加,市场化指数也随之增加,但增长速度逐渐减小且又没有拐点。
2.模型建立
根据散点图中市场化指数的走势,建立一下回归模型。
(1)
(2)
(3)
其中为待估参数,x为年份减去1990后的值,y为该省的市场化指数。
3.参数估计
为了得到模型中的参数估计值,下面利用SAS结合nlin过程进行编程计算。
(1)模型一取初值,,,迭代结果最终收敛。
具体参数估计结果见表1:
参数 估计值 标准差 4.1546 0.0645 0.4597 0.0599 -0.4547 0.1084 从表1可以看出,待估参数的估计值的绝对值都大于其标准差,可认为待估参数都通过检验。
模型为:
(2)模型二取初值,,,迭代结果最终收敛。
具体参数估计结果见表2:
参数 估计值 标准差 55.1262 0.8218 17.9104 0.8821 0.2944 0.0410 从表2可以看出,待估参数的估计值的绝对值都大于其标准差,可认为待估参数都通过检验。
模型为:
(3)模型三取初值,,,迭代结果最终收敛。
具体参数估计结果见表3:
参数 估计值 标准差 55.1262 0.8218 -2.8854 0.0498 0.2944 0.0410 从表3可以看出,待估参数的估计值的绝对值都大于其标准差,可认为待估参数都通过检验。
模型为:
综上:由于模型一的F值为36047.7,模型二和模型三的F值均为239.74,则模型一的F值远远大于模型二和模型三的F值,认为由模型一拟合更适合。
最终模型为:
4.模型结果分析
预测2001-2005年该省市场化指数为:
年份(年)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市场化指数预测值(%) 54.6301 54.9314 55.2237 55.4864 55.7242 该省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其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随着年份的增加,其增长速度越来越慢。且1997年城市化指数已达52.69%,表示已经跨入了准市场经济阶段的门槛。根据预测结果可知,2000年以后该省城市化指数逐渐增加但很缓慢。在市场化后期,经济市场化向全方位、纵深的层次发展,改革也进入了攻坚阶段,受到经济市场化进程规律以及各种因素的限制,其推进的阻力将越来越大,故市场化进程的发展速度则会趋缓。
附数据:
年份(年) 市场化指数(%) 1990 37.89 1991 40.29 1992 45.21 1993 48.68 1994 50.36 1995 50.12 1996 52.25 1997 52.69 1998 53.24 1999 54.05 2000 54.1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