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科学数据 数据安全传输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发布:2025-03-16约7.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科学数据数据安全传输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是2019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科学数据

安全技术及基础技术标准研究”成果产出,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向中国信息协会提出立项,协

会于2021年12月30日组织专家召开了立项评估会,专家一致通过立项评估,协会于2022年1月7日正

式下达立项计划,计划编号为:P2022-07。

本标准由中国信息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为牵头单位的起草小组组织起草。

(二)标准制订的目的和原则

科学数据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其安全、合规、有序流动将是推动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创新应用的关

键。科学数据也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保障科学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而目前我国在科学数据管理上还存在一定不足,在科学数据的传输和共享环节缺少全面的标

准指导,造成了科学数据的诸多安全隐患。因此,通过制定科学数据安全传输技术要求,按照科学数据的

分级分类要求,及在科学数据传输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对传输流程、传输技术以及传输内容等进行安全技

术要求很有必要。

本标准立足于现有的国内外科学数据传输标准和规定,分别从科学数据分级和科学数据传输参与各方

两个维度上对科学数据安全传输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在保障科学数据传输流程、技术、内容安全的同时,

对不同级别的科学数据制定不同的传输技术要求,尽可能满足不同安全级别的科学数据传输需求。本标准

旨在从科学数据安全传输实际需求出发,以《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和《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管理与开放共

享办法》为指导,立足科学数据安全传输方面的现有技术,建立和健全我国的科学数据安全传输方面的技

术要求规范。本标准的制定将有利于我国科学数据的安全共享。

通过本标准制定,将为科研单位提供科学数据安全传输技术规范;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科学数据传输

环节安全监管依据;为从事科学数据相关活动的数据公司提供执行和参照标准。本标准的制定可以填补我

国在科学数据传输领域标准的空白,且与当前现有标准研究方向一致,具有较强的标准研究可行性。

(三)主要工作过程

(1)立项评估

2021年12月30日,中国信息协会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组织召开《科学数据数据安全

传输技术要求》等团体标准立项评审会。中国信息协会会长何翠芹、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党委

书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科学数据安全技术及基础技术标准研究”项目负责人)廖方宇出席会

议并致辞,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主任李国庆等7名专家、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8家项目申请单位代

表、浪潮集团等17家数据和通信领域的负责人共计6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专家组听取提案单位代

表对标准编制背景、必要性、主要技术内容等的汇报,对申请项目进行了认真评估和充分讨论,认为《科

1

学数据数据安全传输技术要求》等团体标准切合国家关于科学数据的发展要求,填补了相关领域标准空

白,标准内容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标准研制团队具备丰富的项目经验,可行性强。一致同意标准立项,

并对标准在后期研制提供了许多宝贵建议。

(2)项目启动及首次研讨会

2022年3月30日,《科学数据数据安全传输技术要求》等团体标准启动会暨首次研讨会在北京成功

召开。中国信息协会副秘书长刘燕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党委书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

专项“科学数据安全技术及基础技术标准研究”项目负责人)廖方宇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70家企事业

单位、高校、科研院所140余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杜冠

瑶代表起草组对标准情况进行了汇报,并围绕标准内容、标准名称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会后,起草组针对启动会前和会上,各单位和专家提出的48条修改建议进行了处理,并对相应的标

准文本进行修改,并于2022年4月11日将标准工作组讨论稿和意见处理表提交给中国信息协会。中国信

息协会于4月29日将工作组讨论稿和意见处理表发送给相关单位,开始新一轮意见征集。

(3)第二次研讨会

2022年5月26日,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北京蓝象标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科学数据数据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