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CDMA网络规范(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虑的主要问题 利用电信现有网络承接CDMA网络短信业务,尽快实现C网短信从联通业务网络剥离,保持现有电信短信网络架构不变; 充分考虑资产划分现状,利用现网的CDMA SMC设备,短信互通网关、短信在信网关、国际互通网关等保留在联通,需要将业务进行割接; 路由原则不变,尽量减少路由调整; 网间短信,发端入网; 网内点对点短信走信令网; 国际短信、SP短信涉及到与其他运营商的协调、SP的接入测试等环节,无法一次性调整到位,有较长一段时间新老并存; 中国电信短信网络现状-1 现状-电信短信网络架构 现状-中国联通短信网络架构 关键问题说明 漫游 短信漫游业务,通过信令网实现,用户在漫游状态下使用短信业务,包括国内漫游、国际漫游,涉及到MSC、短信中心、STP; 用户在漫游状态下发送短信,短信通过信令网回用户归属的短信中心;(见信令网路由原则) 用户在漫游状态下接收短信,该短信由该用户归属的短信中心通过信令网发送给用户的;(见信令网路由原则) 互通 短信互通业务,通过IP网实现,CDMA用户可以与其他运营商用户、SP相互发送接收短信的业务,涉及到短信中心、短信网关等。 短信互通遵循发端入网原则; 目标网络架构 关键网元说明 北方10省二级网关:这是新增网元,包括互通网关、业务网关,由于目前中国电信北方10省没有短信网络,需要在各省层面新建二级网关,分别对点对点业务、SP业务、网内业务、网间业务进行处理; C网SP业务,C网的全国SP通过就近省的二级业务网关进行接入,为全国用户提供业务;本省SP,通过所在省的二级业务网关进行接入,为本省用户提供业务。 各省二级业务网关通过CN2互联,组成网状网,为集团级SP提供承载。 SP业务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逐步割接,对于未割接的SP还通过在信网关进行业务接入; 国际短信互通,目前C网的国际短信业务转接商有3家,互通国家超过200个,电信国际短信业务转接商有1家,互通国家有40多个。在较长一段时间内,C网的国际短信还要由联通的网络来进行承载。 要点说明--1 短信路由调整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原 G/C网的网内短信成为网间短信; 原SP短信业务接入点出现变动; 原CDMA短信到固网短信属于运营商间短信,现在属于运营商网内短信; 北方十省新建短信网关,路由需要根据发端入网原则进行设置; 要点说明--2 南方21省 CDMA到网通的固网短信,考虑目前南方21省二级网关、一级网关已经有路由,并且运行稳定,因此不做更改,还是通过电信的一级网关路由到网通的一级网关,而不通过电信一级网关发到北方所在省的二级互通网关,再路由到网通各省的二级互通网关; 北方10省 CDMA网络到网通的固网短信,直接通过北方10省的二级互通网关路由到网通的二级互通网关; 北方CDMA网络到南方固网短信,通过北方二级互通网关,再路由到一级网关进行转发; 电信南方21省固网短信到网通北方10省固网短信还是保持现有一级网关转接的模式,即要求北方网通不进行路由调整,北方新增的短信网关只负责承载CDMA网络的相关业务。 全国各省二级互通网关,针对到CDMA网络的短信,不进行H码分析,直接路由到本省的CDMA短信中心,通过CDMA信令网进一步寻址、发送; 网内点对点 --1 网内点对点 --2 网内点对点 --3 异网点对点 --1 异网点对点 --2 异网点对点 --3 异网点对点 --4 异网点对点 --5 省级SP短信业务 --1 省级SP短信业务 --2 集团级SP短信业务 --1 集团级SP短信业务 --2 国际短信业务 * 中国电信CDMA网络规范 (下) 上海市电信有限公司 第3.1节 网络现状说明 第3.2节 目标网络架构 第3.3节 MTP路由选择 第3章 网络信令路由组织 逻辑上分为三层:短消息中心、二级短信网关、一级短信网关; 短信中心:分家家E短信中心、小灵通短信中心、SIP短信中心,省内一个或多个; 二级网关:省集中建设,分为综合网关、业务网关、互联互通网关,各省间的二级网关没有链路连接,省间的互通都通过一级网关来进行转接; 一级网关:设置在广州和上海,完成全国性SP业务的接入,完成省间点对点短信的互通,完成和网通短信的互通,完成国际短信业务的互通等功能; SPMS管理平台或ISMP平台:负责SP业务的接入和管理。集团级SPMS直接和广州和上海一级网关相连,负责集团及SP业务的接入;省级SPMS或ISMP和各省的业务网关(或综合网关相连),负责省级SP业务的接入和管理 中国电信短信 原联通C网短信 逻辑上分为两层:短消息中心、网关; 短信中心:除部分省是C/G合用外,都是C网单独建设SMSC,C网短信中心根据业务发展情况,省内建设1个或多个; 网关:各省分别建设了短信互通网关和短信业务网关,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