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规范.docx
1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工作总则、目的任务、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技术要求、成果编制等。
本文件适用于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40112DZ/T026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突发地质灾害
突然发生的由自然因素或者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3.2
地质灾害隐患
潜在的地质灾害点或区段。通常指通过地面地质、地形和影响因素调查,初步推测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或区段。
3.3
地质灾害应急调查
根据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的要求,针对突发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而采取的紧急获取地质信息,开展分析评价并提出防灾减灾应急处置建议的过程。
3.4
地质灾害应急勘查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过程中所采取的遥感、物探、钻探及山地工程等工作。
3.5
地质灾害应急监测
采用相关技术方法、仪器设备快速获取有关突发性地质灾害发展过程动态信息的技术工作。3.6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
为减轻或消除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引发的灾情或险情而采取的排水、拦挡、削坡、树立警示标志等措施。
2
3.7
地质灾害灾情
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
3.8
地质灾害险情
地质灾害隐患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情况等。
4总则
4.1基本要求
4.1.1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坚持“准备充分、快速响应、规范调查、信息速报、结论客观、建议可行”的原则。
4.1.2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应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和综合分析,并加强应急调查单位与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机构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4.1.3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信息应速报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按程序及时向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等部门报告,应急调查人员不得随意散发未经审查的信息。
4.1.4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对象为突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灾情和可能发生的险情。
4.2目的任务
4.2.1针对出现临灾前兆、险情、灾情的突发地质灾害,快速初步查明灾情情况、灾害体基本特征、划分地质灾害危险区,分析地质灾害成因及成灾模式、评估发展趋势,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为当地政府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及决策依据。
4.2.2对临时避险场所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4.2.3提出科学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与影响。
4.3工作内容
4.3.1调查地质灾害所在地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人类工程活动等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基本掌握突发地质灾害的孕灾因素与触发因素。
4.3.2调查地质灾害发生地点准确位置、发生时间或变形加剧时间、过程、损失、应急避险等基本情况。
4.3.3初步查明地质灾害类型、形态、规模、物质组成、变形等基本特征,以及其分布范围。
4.3.4调查统计地质灾害的险情、灾情,包括危害对象、危害范围、已造成和预计造成的损失。
4.3.5初步分析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包括内在因素和诱发因素。
4.3.6初步分析地质灾害成灾模式及稳定性,研判发展趋势和可能影响范围,划定危险区。
4.3.7对临时避险场所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明确撤离路线,划定安全区域。
4.3.8提出科学有效的应急处置建议,指导和协助地方政府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与影响。
4.4工作程序
应急调查工作程序按图1进行。
3
灾情或险情
应急指挥部高空遥感低空遥感
应急指挥部
高空遥感
低空遥感
地面测绘
应急测绘地面调查
应急测绘
地面调查
技术资料服务信息互通根据
技术资料服务信息互通
根据
后方工作组
实际
需要选择
需要
选择
适合
方法
资料收集
地球物理勘探山地工程
地球物理勘探
山地工程
防灾预案
划定危险区
根据需要
根据需要启动会商
应急会商
进驻现场24h
进驻现场24h内信息报送
地方政府
相关部门
应急避险
应急监测应急处置
应急监测
应急处置
其他措施
总结与评估
响应结束后48h内
成果提交
图1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