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基础知识大全.ppt
PLC基础知识;第一节PLC基础知识;一、PLC的产生与历史;设计思想:
吸取继电器和计算机两者的优点
☆继电器控制系统体积大、可靠性低、接线复杂、不易更改、查找和排除故障困难,对生产工艺变化的适应性差,但简单易懂、价格便宜;
☆计算机功能强大、灵活(可编程)、通用性好,但编程困难;
☆采用面向控制过程、面向问题的“自然语言”进行编程,使不熟悉计算机的人也能很快掌握使用。(梯形图);;;;三、PLC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969年美国数据设备公司(DEC)研制了第一台PLC,从此PLC发展迅猛。
我国改革开放后,美国AB、GE、MODICON、TI,日本OMRON、三菱、富士,德国西门子等厂家的产品不断进入我国,并在各行各业的工控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
;PLC三大流派
欧洲: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AEG及法国的TI公司
美国:A-B(Allen-Bradly)(其产品约占美国PLC市场50%的份额。
)、GE(GeneralElectric)、莫迪康(MODICON)公司、德州仪器(T1)公司、歌德(Gould)公司、西屋公司
日本:三菱电机(MitsubishiElectric)、欧姆龙(OMRON)、FUJI(日本主要发展中小型PLC,在世界小型PLC市场上,日本产品约占有70%的份额。在中国,OMRON产品的销量居首位。)
目前国内市场还有韩国、台湾等PLC产品;现在市场上出现了系列化的国产PLC,其价格相对低廉,性价比较高。;西门子PLC外形图;三菱PLC外形图;欧姆龙PLC外形图;PLC的国内外状况;(1)向高速度、大存储容量方向发展
(CPU处理速度nS级;内存2M字节)
(2)向多品种方向发展和提高可靠性
(超大型和超小型)
(3)产品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硬件、软件兼容的PLC)
(4)分散型、智能型、与现场总线兼容的I/0
(5)加强联网和通信的能力
(6)控制的开放和模块化的体系结构OMAC(openModularArchitectureforControl);就全世界自动化市场的过去、现在和可以预见的未来而言,PLC仍然处于一种核心地位。在最近出现在美国、欧洲和国内有关探讨PLC发展的论文中,这个结论是众口一词的,尽管对PLC的未来发展有着许多不同的意见。
近年来PLC的市场销售一直坚挺;PC控制有了引人??目的进展,但毕竟只能对高端的PLC产品形成竞争;小型、超小型PLC的发展势头令人刮目相看;PLC和PC控制在今后可能相互融合。;通用性强,使用方便
功能强,适应面广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控制程序可变具有很好的柔性
编程方法简单,容易掌握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修工作少.极为方便。控制程序变化方便.具有很好的柔性。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五、PLC的基本功能;PLC应用于步进电机控制;1逻辑控制功能;2定时控制功能;3计数控制功能;5数据处理功能;8监控功能;9停电记忆功能;10故障诊断功能;六、PLC与其他工业控制系统的比较;第二节PLC基本原理;2.1PLC内部硬件框图及各部分作用;PLC的基本组成与一般的微机系统类似: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用于控制的特殊计算机
PLC的基本组成包括硬件与软件两部分
PLC的硬件: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接口、输出接口、通信接口、电源等
PLC的软件: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2.1.2PLC内部主要部件功能;PLC中常采用的CPU有三类:
1)通用微处理器(如Z80、8086、80286等)
2)单片微处理器(如8031、8096等)
3)位片式微处理器(如AMD29W等)
小型PLC:大多采用8位通用微处理器和单片微处理器;
中型PLC:大多采用16位通用微处理器或单片微处理器;
大型PLC:大多采用高速位片式微处理器(32位);
小型PLC为单CPU系统;
中、大型PLC则大多为双CPU或多CPU系统;
对于双CPU系统,一个为字处理器,一般采用8位、16位或32位处理器;另一个为位处理器,采用由各厂家设计制造的专用芯片。;存储器的作用:
PLC中,存储器主要用于系统程序、用户程序、数据
存储器的类型:
①可读/写操作的随机存储器RAM
②只读存储器ROM、PROM、EPROM、E2PROM;4.输入/输出接口(I/O模块);◆I/O接口的作用:
电平转换功能:由于外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所需的信号电平是多种多样的,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