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质量通病措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防治质量通病措施
针对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工程质量通病结合小河坝拆迁安置房1-4#的工程特点,编制以下工程质量防治通病措施:
1. 土方工程:
①、填土应按规定每层取样测量夯实后的干容重,在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回填上一层。
②、严格控制每层回填厚度,禁止汽车直接卸土入槽。
③、严格选用回填土料质量,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等是防止回填土下沉的重要环节。
④、机械夯填的边角位置及墙与地坪,散水的交接处,应仔细夯实,并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
⑤、雨天不应进行填方的施工。如必须施工时,应分段尽快完成,且宜采用碎石类土和砂土、石屑等填料。现场应有防雨和排水排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槽)内。
2. 模板工程:
(1)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2) 梁模板:
①、 通病现象: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
②、 防治措施:
a.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b.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
c.梁底支撑经过验算,依据方案严格搭设,保证传力均匀。
d.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表面淋水。
(3)柱模板:
①、通病现象: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
②、防治措施:
a.方柱用钢管双道卡死,间距同柱箍要求,圆柱在拼接缝处用螺栓拧牢。
b.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
c.四周斜撑要牢固。
d.模板表面满涂模板隔离剂,并于浇筑前进行面层淋水。
(4)板模板:
①、通病现象: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
②、防治措施:
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
3. 钢筋工程:
(1)、钢筋加工:
①、钢筋开料切断尺寸不准: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切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②、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对于I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得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2)、钢筋绑扎与安装:
①、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
②、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
③、钢筋骨架吊装入模时,应力求平稳,钢筋骨架用“扁担”起吊,吊点应根据骨架外形预先确定,骨架各钢筋交点要绑扎牢固;必要时焊接牢固。
④、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线应绑成八字形。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
⑤、柱子箍筋接头无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即纠正。
⑥、浇筑混凝土时,受到侧压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就及时调整。
⑦、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对焊接头数量,如超出规范要求,要作调整才可绑扎成型。
(3)对焊焊接:表面烧伤、接头轴线偏移和弯折,接头结合不良、接头氧化缺陷、接头过烧缺陷、热影响区淬火脆裂以及接头区域有裂纹等现象。
(4)电弧焊:
①、焊接过程中要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光滑平整,加强焊缝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
②、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保证焊缝与钢筋熔合良好。
③、帮条尺寸、钢筋端头间隙以及钢筋轴线等应符合有关规定,保证焊缝尺寸符合要求。
④、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防止因起弧而烧伤钢筋。
⑤、钢筋电弧焊时不能忽视因焊接而引起的结构变形,应采取下列措施:a.对称施焊;b.分层轮流施焊; c.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
(5) 电渣压力焊:
①、在整个焊接过程中,要准确掌握好焊接通电时间,密切监视造渣工作电压和电渣工作电的变化,并根据焊接工作电压的变化情况提升或降低钢筋,使焊接工作电压稳定在参数范围内。在顶压钢筋时, 要保持压力数秒钟后方可松开操纵秆,以免接头偏斜或接合不良。在焊接结束时,应立即扶正钢筋上端,以防止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钢筋焊接结束时,应立即并检查钢筋是否顺直。如不顺直,要立即趁钢筋还在热塑状态时将其扳直,然后稍延滞1~2分钟后卸下夹具。
②、电渣压力焊焊接工艺适用于直径16~40mm的I级、II级钢筋的焊接,当采用其他品种、规格的钢筋进行焊接时,其焊接工艺的参数应经试验、鉴定后方可采用。
③、焊剂要妥善存放,以免受潮变质。
④、焊接工作电压和焊接时间是两个重要的参数,在施工时不得随意变更参数,否则会严重影响焊接质量。
⑤、接头偏心和倾斜:主要原因是钢筋端部歪钮不直,在夹具中夹持不正或倾斜;焊后夹具过旱放松,接头未冷却使上钢筋倾斜;夹具长期使用磨损,造成上下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