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铁路桥(68+128+68)m连续刚构设计图及计算书计算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68+128+68)m
连续刚构计算分析
初步设计计算报告
2010年5月
目 录 TOC \o 1-3 \h \z \u
目 录 I
1.概况 2
1.1 计算依据、标准和规范 2
1.2 计算理论和方法的选择及说明 3
1.3 计算软件名称及版本 3
1.4 计算参数和计算荷载工况 3
2.施工阶段结构内力和强度分析 5
2.1 结构内力 5
2.2 混凝土应力 6
2,3 钢束应力 6
2.4 强度安全系数 6
2.5 抗裂安全系数 7
2.6 小结 7
3 运营阶段结构内力和强度分析 9
3.1 主梁内力 9
3.2 混凝土应力 13
3.3 钢束应力 15
3.4 强度安全系数 15
3.5 抗裂安全系数 17
3.6 小结 17
4 结构变形分析 18
4.1 竖向挠度 18
4.2 横向挠度 18
4.3 梁端转角 18
4.4 墩顶位移 19
4.5 预拱度 20
4.6 小结 20
5 下部结构检算 21
5.1 桥墩检算 21
5.2 承台检算 21
5.3 桩基础检算 21
6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26
PAGE 27
1.概况
1.1 计算依据、标准和规范
依据集团提供的地质资料确定主桥的平立面布置、桩基及承台尺寸。计算中参考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值见表1-1
表1-1 建议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岩土
代号
岩 土
名 称
稠 度 或
风化 程 度
天然
密度ρ
(g/cm3)
粘聚力c (kPa)
内摩
擦角φ
(°)
基本
承 载力
σ(kPa)
压缩
模量Es1-2
(MPa)
基 底
摩 擦
系 数
桩周极限
摩阻力
(kPa)
天然饱和极限抗压强度(MPa
边坡率
临时
永久
(1)
粉质黏土
(Q4dl+el
硬塑
1.9
18
18
180
/
0.3
60
1:1
1:1.25
(2)
碎石土
(Q4dl+el
稍密
2.2
/
45
250
/
0.4
120
1:1
1:1.25
(3)
卵石土
(Q4al+pl)
松散~中密
2.2
/
50
300
/
0.4
140
1:1
1:1.25
(4)
砂岩泥岩、泥质砂岩(T1f2
W3
2.2
/
35
300
/
0.35
90
1:0.75
1:1
W2
2.4
/
45
450
/
0.45
/
5
1:0.5
1:0.75
(5)
砂岩泥岩、泥质砂岩夹灰岩(T1f1
W3
2.2
/
40
300
/
0.4
100
1:0.75
1:1
W2
2.4
/
50
500
/
0.5
/
5
1:0.5
1:0.75
(6)
灰岩(P2c
W3
2.2
/
50
400
/
0.5
160
1:0.5
1:0.75
W2
2.6
/
60
700
/
0.6
12.0
1:0.3
1:0.5
工程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Ⅰ级
(2)桥上线路:双线,线间距5m,直线、坡度20
(3) 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350km/h,线路平面和重点桥隧工程等预留160km/h
(4)牵引种类:电力
(5)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6)建筑限界:满足开行双层集装箱运输建筑限界要求
(7)设计荷载:ZK荷载(客车);
(8) 桥梁守护类型: = 4 \* ROMAN IV类
设计采用的规范标准:
(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 10002.1-2005)
(2)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 10002.3-2005)
(3)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 (TB 10002.5-2005)
(4)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TB 10002.4-2005)
(5)《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2003年10月,北京)(铁建设函[2003]439号);
(6)《新建铁路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暂行规定》(2003年6月,北京)(铁建设函[2003]205号);
(7)铁建鉴(1992)93号文《关于南昆线四座大桥横向刚度的补充技术要求》;
1.2 计算理论和方法的选择及说明
初步设计阶段对主桥68+128+68m
1.3 计算软件名称及版本
采用Midas/Civil 7.4.1对结构进行计算分析。计算模型如下图:
1.4 计算参数和计算荷载工况
结构材料部分:
(1)连续刚构梁体采用C55混凝土,弹性模量,泊松比, ,;
(2)主桥桥墩采用C40混凝土,弹性模量,泊松比, ,,墩顶5m范围内采用C55混凝土。
(3)梁体纵向预应力及顶板横向预应力采用Ф15.2mm钢绞线,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