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ppt
肿瘤对于恶性肿瘤应明确报告原发部位,如果是继发性的恶性肿瘤致死,则必须明确写出“继发性”,并同时报告原发部位。当一个以上的原发部位时,应将最重要的原发部位首先报告。如果有关肿瘤形态学的诊断,也应同时报告。第30页,讲稿共7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肿瘤肠道恶性肿瘤:应详细报告具体部位子宫恶性肿瘤:要区别宫颈、子宫体胆管恶性肿瘤:要区分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恶性肿瘤脑瘤:尽量区别“良性、恶性”或组织形态学的情况白血病:注意填写急性、慢性等情况以及形态学情况尽量不使用“可疑”等描述,对填写“怀疑”或“可疑”恶性肿瘤的诊断要慎重第31页,讲稿共7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精神疾患精神疾患的诊断应由专业医生作出。精神病人的自杀:是否处于活动期?精神病人的意外死亡:是否处于活动期大量饮酒后突然死亡:需排除酒瘾综合征和自杀。第32页,讲稿共7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循环系统疾病应报告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等例如:心脏病:详细报告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心脏病及其原因。脑血管病:应报告准确的疾病诊断及脑血管病后遗症的影响。如果有后遗症,需表明时间(1年以内、1年以上等情形)第33页,讲稿共7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呼吸系统疾病应填写疾病的性质、部位、病原体及其他致病的原因肺炎:特别注意对新生儿和老年人肺炎的准确诊断和报告;细菌性、病毒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常常引起肺心病而死亡,应同时报告。肺气肿、肺心病一般不作为根本死因。外源性呼吸系统疾病:应同时报告致病因子如尘肺、有机物、化学物质等第34页,讲稿共7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消化系统疾病应同时报告疾病的性质、部位及并发症等溃疡:要明确报告部位,不要笼统写为“上消化道”。慢性肝病和肝硬化:应尽量报告更早的原因第35页,讲稿共7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孕产妇情况孕产妇死亡:处在妊娠期或妊娠终止后42天之内的妇女,不论妊娠期长短和何种受孕部位,由于任何与妊娠或妊娠处理有关的或由此而加重了的原因导致的死亡,但不包括由于意外或偶然原因导致的死亡。直接产科死亡:由于妊娠状态(妊娠、分娩和产褥期)下的产科原因(产科并发症、医疗操作问题等)而引起的一系列情况导致的死亡。间接产科死亡:以前存在或在妊娠期新发生的妇产科以外的疾病,由于妊娠影响而加重并导致的死亡。第36页,讲稿共7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孕产妇情况举例:如某孕妇患有糖尿病、因妊娠加重了糖尿病,发生酮症酸中毒死亡。可填写为:Ⅰ(a)酮症酸中毒(b)妊娠并发糖尿病错误填写为:Ⅰ(a)酮症酸中毒(b)糖尿病第37页,讲稿共7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先天异常先天异常必须是自出生时即存在,填报时应写明是“先天性”,同时注意报告病变部位、畸形的器官、功能障碍等情况。对于年龄较大者报告死于先天异常,则必须写明“先天性”。应尽量报告严重的先天异常一般先天异常致死,实际上是放弃治疗或放弃喂养的后果,应明确报告先天异常情况是否为放弃喂养。如:某患儿因唇腭裂被父母遗弃,后死亡。正确的填写为:Ⅰ(a)父母遗弃(b)唇腭裂错误的填写:Ⅰ(a)唇腭裂第38页,讲稿共7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先天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应尽量写出具体的心脏病类型,如:法乐氏四联症、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等。当无法判断是否为先天异常时,应写明死者的实际年龄(按周岁、月、日计算),尤其对婴儿、新生儿更是如此第39页,讲稿共7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新生儿病主要指“起源于围生期(妊娠第28周至出生后7天)的某些情况”也包括起源于围生期但在以后发病及死亡的情况,但一般超过一周岁的儿童不再考虑围生期的情况 报告时应注意:包括起源于围生期但在以后发病及死亡的情况首先尽量报告围生儿本身的疾病,其次报告母体情况对围生儿的影响早产、窒息一般不做根本死因不包括:新生儿破伤风、先天异常、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肿瘤、损伤中毒第40页,讲稿共7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新生儿病--有关概念(一)新生儿死亡是指活产儿在出生后未满28整天内的死亡。早期新生儿死亡(出生后未满7整天内的死亡)。晚期新生儿死亡(出生后活满7整天但在未满28整天内的死亡)。超过28天的婴儿死亡,如果医生认为其致死疾病的起源是在新生儿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