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7T 484-2010 日光温室无公害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docx

发布:2025-03-24约4.7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B0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484—2010代替DB37/T484-2004

日光温室无公害茄子生产技术规程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文稿版次选择

2010-XX-XX发布2010-XX-XX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7/T484—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7/T484-2004《日光温室无公害茄子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与DB37/T484-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GB/T1.1-2009的规定,对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修改,增加了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品种选择部分去掉具体品种;

——生产技术中对温室消毒技术进行了修改;——增加了病虫害防治的原则;

——根据内容对标题进行了重新编排;——增添了技术档案。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中强、丁习武、韩伟、刘国琴。

1

DB37/T484—2010

日光温室无公害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光温室无公害菜豆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山东各地日光温室无公害茄子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DB37/T329茄子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

3产地环境

应符合NY5010的规定,选择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

4生产技术管理

4.1保护设施

应建造结构合理、性能优良、适合当地条件的日光温室,如山东III型、IV型、山东Ⅴ(寿光)型。

4.2栽培季节

7月上旬至8月上旬播种育苗,8月下旬至9月下旬定植,11月开始采收,采收期6~8个月。

4.3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耐寒、耐弱光、品质好、产量高,弱光下果实着色好,有光泽,商品性好的品种。砧木选用托鲁巴姆、赤茄等。

4.4播种育苗

4.4.1种子处理4.4.1.1浸种

在容器内用55℃的热水浸泡种子,种子投入热水后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30℃时,静置浸泡7h~8h。用清水搓洗净种子上的粘液,从水中捞出种子摊开晾干。

2

DB37/T484—2010

4.4.1.2催芽

将晾干的种子用洁净的湿布包好,于27℃~30℃下催芽。催芽期间,可用30℃左右的温水淘洗种子1~2次,稍晾后继续催芽。

4.4.2育苗设施

一般选用日光温室、连栋温室进行集约化穴盘育苗。4.4.3基质选用

选用茄子专用商品基质。

4.4.4播种

待70%左右种子露白时播种在穴盘内,穴盘摆放在苗床架上。4.4.5嫁接

一般采用劈接法进行嫁接。

4.4.6苗床管理

播种后,白天气温保持25℃~30℃,夜间20℃~25℃。约5d~7d,大部分幼苗出土后,逐步放风降温,白天气温25℃~28℃,夜间18℃~20℃。当真叶出现后,温度再适当提高,白天保持气温25℃~30℃,夜间20℃~23℃。

4.4.7炼苗

为保证秧苗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提高抗逆性,定植前7d~10d,适当降低温度炼苗,白天25℃左右,夜间15℃~20℃。

4.5定植前准备

定植前15d~20d施肥、整地,每667m2施腐熟的优质圈肥5m3~7m3,混施过磷酸钙100kg,施肥后深翻25cm,整平、耙细,并浇水造墒。温室覆盖聚氯乙烯无滴膜或EVA多功能复合膜。10月上旬上草苫;深冬期间,草苫外加盖一层旧膜或聚乙烯膜,以防雨雪淋湿草苫。

采用平畦定植,后培土成垄栽培。按90cm、60cm做大小畦,做畦后,每667m2往小畦内撒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40kg~50kg。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要求。

4.6定植

定植株距45cm~50cm,可在小畦内挖穴,放苗坨,每667m2栽植2000株左右,封穴后浇水。

4.7定植后管理

4.7.1冬前及越冬期间管理

4.7.1.1温湿度管理

定植后缓苗期间,一般不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