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pdf

发布:2025-03-18约5.29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2-TODAYNURSE,March,2013,No.3

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林燕文雷向华许春婵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制订防范对策,以减少针刺伤发生率,做好职业防护。方法对本院近2年来的36例护

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的时间、暴露源、针刺伤环节等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被调查36名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与防护意识淡薄、护理

操作不规范、护理人员相对不足、锐器处理不规范等有关。结论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较高,通过职业防护培训提高防护意识、规范

护理技术操作、合理配备护理人员、规范处理医疗废物、建立并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可有效防范针刺伤发生,而针刺伤发生后伤口的

正确处理可减少血源性感染疾病的传播。

关键词:护理人员;针刺伤;防范措施

中窜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411(2013)03—0032—02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伤害,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发生针刺伤的时间依次为:上午9~11时输液繁忙时段、手术科中

对针刺伤后的前瞻性研究发现t被乙型肝炎病毒(HBV)污染的针午午饭护理人力薄弱时段、下午46时和其他时段。

头刺伤1次后的感染概率为6%一30%,针刺伤后,只需0.O04Inl带有2.2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环节

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若被带有丙型肝炎病毒(Hcv)36名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环节见表2。从表2可见,护理人员

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感染的概率为3%~10%;若被人类获得性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操作过程中被针头刺伤、清理用

免疫缺陷综合征f}{IⅥ污染的针头刺伤后,感染的概率为0.3%~0.5%,物时被针头刺伤、回套针头时刺伤、清理医疗废物时被刺伤和其

至少需要0.1ml的血液。污染有血液传播性病毒的针头、刀片、缝他。

针等锐器损伤后的感染机率为0.25%~30.O%;针刺伤的主要环节日表2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环节(n=36)

为注射、抽血、静脉穿刺等操作时患者突然移动;采取标本将血液

注入试管取下针头时;针头重新套帽以及剪掉输液器针头时。为了

解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的情况,笔者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

本院发生的36例针刺伤人员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o09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自动上报发生的36例护理

人员针刺伤,全部为女性,年龄20~45岁,主管护师2名,护师9名,2.3暴露源的种类

护士25名;本科学历3名,大专学历9名,中专学历24名。36例针头刺伤暴露源的种类情况:被HBV污染的针头刺伤11

1.2调查方法例、HIV感染针头3例、被HCV血液污染的针头3例、被USR感染针

采用调查问卷调查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内容包括发头2例、其他诊断不明的l7例。

生针刺伤科别、时间、地点、原因、刺伤程度、暴露源、锐器损伤后3讨论

处理情况、平时有无采取防护措施等。共发放36份,回收36份,有3.1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分析

效回收率1o0%。本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时间依次为:上午9~

1.3统计学方法1l时输液繁忙时段、手术科中午午饭护理人力薄弱时段、下午4~6

采用SPSS3.0进行数据录入,数据采用构成比表示。时;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原环节:操作过程中被针头刺伤、回套针

2结果头时刺伤、清理医疗废物时被刺伤。分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2.1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时间3.1.1工作环境

36名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时间见表1。从表1可见,护理人员如操作时光线不足、空间狭小、嘈杂或随意放置针头等是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