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油田井下作业安全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pdf

发布:2025-03-22约3.7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油田井下作业安全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第1页

油田井下作业安全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摘要:石油是我国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之一,其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

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在石油开采活动中,需要相关操作人员进行井下作

业。因此其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并且在现场设施以及环境的影响下,爆炸、火灾

等事故频发,给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本文主要阐述当前石

油井下作业现状和井下安全事故的具体类型,分析石油井下作业安全故事的发生

原因,并提出相关安全防范措施,旨在进一步保障石油井下作业安全,推动安全

标准化良好建设。

关键词:石油;井下作业;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已进入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在经济建

设的过程中对石油的需求量激增。在此影响下,石油开采工作越来越频发,但是

由于石油井下作业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井下作业出现安全事故,危及操

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石油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尽可能的减少或杜

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石油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X油田DSF井下作业典型安全事故概括

DSF井是X油田区块的一口观察井,设计井深2550m,实际井深2468.25m,

井别为直井,井口未安装防喷器。该井由X石油会战指挥部32135钻井队承担钻

探任务,于2018年7月23日18:40一开,表层套管下深74.11m,17:15发现

钻井液池液面上升,且有大量原油、气泡从井口外溢,17:55发生井喷,喷高

3~4m,喷出物为原油、天然气和钻井液,18:00大火蔓延到钻台、机房、钻井液

池,本次井喷共损失时间近11天,烧毁的设备有B2-300型柴油机5台、自动压

风机1台、井口工具、水龙带烧毁以及井架和绞车部分部件;当班司钻、司机和

司助烧伤,直接经济损失40多万元。

2.DSF井下作业事故原因分析

油田井下作业安全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第1页

油田井下作业安全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第2页

1)井喷及井喷失控原因

3

(1)当时钻井液密度为1.12g/cm,而本井该井段设计钻井液密度为1.25~

3

1.27g/cm,低于设计密度,井底钻井液柱静止时间长达约10h没循环,地层流体

不断侵入井筒,是造成井喷的直接原因。

(2)井口未装防喷器,发生溢流无法控制,造成敞喷,是造成井喷失控的

主要原因。

(3)思想麻痹,岗位责任制不落实,对井喷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

自始至终没能认识到该井会发生井喷失控着火,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观原因。

(4)缺乏井控工作经验和相关技术知识,不能针对险情提出有效的井控措

施。井队干部和岗位工人技术素质差,工作标准低,在处理水眼堵塞时,坐岗观

察不落实,起出部分钻杆期间在灌钻井液等环节未认真落实,不符合井控工作的

有关要求。

2)着火原因

(1)紧急停柴油机措施不当,引起飞车和天然气爆炸,是井喷着火的直接

原因。

(2)该井设计中,已告知油气层中有天然气存在,井队未引起高度重视,

未采取防火措施,是井喷着火的主观原因。

3.DSF井下作业事故得到教训

(1)加强地层压力及油气特点认识。钻开油气层后,钻井液密度不能低于

该井段设计密度,否则会增加发生溢流甚至井喷的风险,按标准安装防喷器。井

口不装防喷器,一旦发生溢流无法实现二级井控,造成束手无策。树立“大井控”

理念,井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钻井设计、钻井施工、组织机构、管理

制度、装备配套、人员培训等方面,需要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