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毛概-上-重点.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2017毛概上册期末考重点黄宇晗一、考试题型1.简答题 5分×4题2.辨析题 10分×3题3.材料分析题 25分×2题一、基本框架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第四章 毛泽东思想体系中三个方面基本内容第五章-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内容二、重点问题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两大理论成果的概念(P4-6)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P4-5):(1)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2)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2.毛泽东思想(P6):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理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6):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二)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P6-7)毛泽东思想简写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简写B1.A是B的重要思想渊源,A为B奠定了理论基础;2.B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A,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3.A和B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意义(P33-36)1.内涵:《中国共产党章程》指明:“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意义:(1)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2)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3)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重点)(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在哪里?(P49+P55)1.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相对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2.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什么?(P46-52)1.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2.领导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3.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途: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六)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P56)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主力军。(七)为什么无产阶级能成为领导阶级?(P49)1.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们不愿意也不能够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3.由于中国无产阶级的强大和革命的彻底性,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身上。(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三大法宝及其关系(P58-62)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九)为什么新民主主义时期是一个过渡性而不是独立性?(P66)从分析五大经济成分入手论述。 (十)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什么?(一化三改,P69)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十一)三大改造为何能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P69-70)三大改造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总路线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指导路线。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十二)矛盾学说的主要内容(P92)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十三)矛盾在我国的特征是什么?(P9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它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十四)如何正确处理矛盾?(尚不完整,可自行补充)1.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可以相互转化;2.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十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是什么?(P102-105)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