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宏观经济学大作业.doc

发布:2020-07-25约4.4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品油价格冲击与中国的宏观经济分析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对成品油的需求大幅上升,而同期国内成品油供给却很有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建立AD-AS模型分析汽油价格上涨对总供给曲线AS的影响,以及对GDP和价格水平的影响。以及政府使用扩张的货币政策来对付汽油涨价对经济的冲击,对产出、价格和收入会有什么影响,指出当前我国成品油供需现关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潜在危害,并从国家能源战略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成品油供需;AD-AS模型分析;经济增长 引言 成品油发生价格变化将是影响宏观经济的重要因素。国家发改委2006年3月30日发出《关于调整成品油价格的通知》,宣布全国范围内成品油价格每吨上涨300元。至4月1日,全国各地燃油价格纷纷上调,每公升涨幅在8%-9%之间。价格上涨带来了广泛的相对价格变化和结构性调整意义上的产出下降和物价上升,石油价格上涨触发的过度货币政策反应也会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 一丶假设总需求关系AD不变,使用AD-AS模型分析汽油价格上涨对总供给曲线AS的影响,以及对GDP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建立AD-AS模型,图7和图9表示被成品油直接影响的行业,图8和图10表示非成品油行业或者说是与成品油相互关联的厂业。假设对成品油需求关系的AD总需求曲线不变时,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当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时,成品油价格随之上涨,AS1曲线左移至AS1’,此时市场的价格将从P1*移至P1**。为了控制成品油价格,在不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前提下,政府有两种选择:(1)强制性地实施管制价格P1*;(2)通过补贴诱使AS’曲线重新恢复至AS曲线。   先考虑第一种情形(图7和图8),政府强制性地规定成品油价格是P1*。此时,由于石油企业的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成品油供给不足、“油荒现象”出现。在没有政策干预下应该停留在石油行业的资源(Q1*-Q1’)必然转向其他行业,导致其他行业的总供给增加,即图8的AS2曲线移至AS2’,价格从P2*下降至P2**,其他行业的产出从Q2*增加至Q2**。进一步,如果货币的供给总量不发生改变,管制均衡下P1*×Q1P1*×Q1*,投放至非石油行业的货币会增加,从而带来AD2右移,非石油行业的价格水平上升至P2’,产出进一步增加至Q2’。但是,由于石油行业是上游产业,属于其他行业生产的中间产品提供者,石油供给的短缺必然形成其他行业生产的瓶颈,所以非石油行业的总产出增加受限,这会进一步推高“非石油类产品”的价格上涨。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货币政策往往会面临产出和通胀的两难选择。 接下来考虑第二种情形,政府试图通过补贴诱使AS’曲线重新恢复至AS曲线(图9和图10)。由于补贴意味着资源从消费者转移至企业,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下降,总需求曲线AD1和AD2都会出现左移,分别移至AD1’和AD2’。此时,AS1’只需要移至AS1*即可满足市场在价格Pl*处出清。此时,总需求AD2左移导致其他行业的价格水平P2出现下降,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非石油行业的利润率减少。因此,政府在保增长的压力下激励增加货币供给,刺激总需求AD恢复均衡水平,保持企业的原有利润。这又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   因此,无论政府采用直接管制或者补贴的方法管制成品油价格,货币政策仍然会面临产出和通胀的两难选择。政府过多的干预只会引发市场的混乱和效率损失,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带来很多的宏观经济的问题。 图七 图九 图八 图十 二丶油价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根据主流文献的讨论,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会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直接和间接双重影响。一方面,石油作为重要生产资料,成本上涨带来的相对价格变化,通过减少短期要素投入造成产出下降和一般物价水平上升,这是直接影响;另一方面,要素投入的减少和价格水平上涨又会促使央行的货币政策改变,政府使用扩张的货币政策来对付汽油涨价对经济的冲击,带来产出和价格水平的第二轮变化,这是间接影响。   第一,石油价格冲击上涨最终会对CPI产生长期正的影响,对工业增加值增速产生负的影响,油价冲击对工业增加值增速的负面影响会有10个月以上的持续期;油价冲击对CPI的长期影响也呈现出正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后仍然没有任何的下降趋势,所以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确实存在。   第二,石油价格冲击会直接或者通过价格水平调整间接的影响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即对资本投入产生影响,油价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成本,其价格上涨会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但是这种负面影响在以后会不断减小。一般物价水平上涨首先会增加投资率,这体现了所谓的“货币幻觉”,但是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