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电镜显微分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扫描电镜显微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扫描电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掌握扫描电镜试样的制备方法。
3、了解扫描电镜的基本操作。
4 、了解二次电子像、背散射电子像和吸收电子像,观察记录操作的全过程及其
在组织形貌观察中的应用。
1
二、实验内容
1、根据扫描电镜的基本原理,对照仪器设备,了解各部分的功能用途。
2、根据操作步骤,对照设备仪器,了解每步操作的目的和控制的部位。
3、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电镜的基本操作。
4 、对电镜照片进行基本分析。
三、实验设备仪器与材料
Quanta 250 FEG 扫描电子显微镜
四、实验原理
(一)、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
扫描电子显微镜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 SEM )是继透射电镜之
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电子显微镜简称扫描电镜。 它是将电子束聚焦后以扫描的方式
作用样品,产生一系列物理信息,收集其中的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等信息,经
处理后获得样品表面形貌的放大图像。
2
扫描电镜主要由电子光学系统; 信号检测处理、 图像显示和记录系统及真空
系统三大系统组成。其中电子光学系统是扫描电镜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组成:
电子枪、电磁透镜、光栏、扫描线圈、 样品室等, 其外形和结构原理如图 1 所示。
由电子枪发射出的电子经过聚光
镜系统和末级透镜的会聚作用形成一
直径很小的电子束,投射到试样的表
面,同时,镜筒内的偏置线圈使这束
电子在试样表面作光栅式扫描。在扫
描过程中,入射电子依次在试样的每
个作用点激发出各种信息,如二次电
子、背散射电子、特征 X 射线等。安
装在试样附近的探测器分别检测相关
反应表面形貌特征的形貌信息,如二
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等,经过处理后
送到阴极射线管(简称 CRT )的栅极调制其量度,从而在与入射电子束作同步
扫描的 CRT 上显示出试样表面的形貌图像。根据成像信号的不同,可以在 SEM
的 CRT 上分别产生二次电子像、背散射电子像、吸收电子像、 X 射线元素分布
图等。本实验主要介绍的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
(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特点
1、分辨本领强。其分辨率可达 1nm 以下,介于光学显微镜的极限分辨率
(200nm)和透射电镜的分辨率( 0.1nm)之间。
2、有效放大倍率高。 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有效放大倍率为 1000 倍左右, 透射
电镜为几百到 80 万,而扫描电镜可从数十到 20 万,聚焦后,无需重新聚焦。
3、景深大。其景深比透射电镜高一个量级,可直接观察断口形貌、松散粉
体,图像立体感强;改变电子束的入射角度,对同一视野可立体观察和分析。
4 、制样简单。对于金属试样,可直接观察,也可抛光、腐蚀后再观察;对
陶瓷、高分子等不导电试样,需在真空镀膜机中镀一层金膜后再进行观察。
5、电子损伤小。电子束直径一般为 3~几十纳米,强度约为 10-9~10-11mA,
远小于透射电镜的电子束能量,加速电压可以小到 0.5kV ,且电子束在试样上是
动态扫描,并不固定,因此电子损伤小,污染轻,尤为适合高分子试样。
6、实现综合分析。扫描电镜中可以同时组装其他观察仪器,如波谱仪、能
谱仪等,实现对试样的表面形貌、微区成分等方面的同步分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