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学第一章绪论.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建筑物主要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屋顶.门窗六大部分组成。
二.建筑的类型.
1.按使用功能分: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
2.按规模大小分: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
3.按建筑层数分。低层(1-3层),多层(4-6层),中高层(7-9层),高层(≥10层,>24米)
4.按承重结构材料分: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砼结构、钢结构、其他结构(生土建筑、充气建筑、塑料建筑)。
5.按建筑耐火等级分。
一至四级,一、二级层数上原则上不作限制,三级最多建5层,四级最多建2层。
耐火等级按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来定。
耐火极限:是按建筑构件的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能力时止的这段时间,用h表示。
燃烧性能:非燃烧体、燃烧体、难燃烧体。
6.按耐久年限分。一至四级。
三.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外界环境、建筑技术条件、建筑标准。
四.建筑模数协调。
1.尺度协调:房屋构配件及其组合的房屋在尺度协调中与尺度有关的规则,供设计、制作和安装时采用,其目的是:使构配件在现场组装时,不须割去或补充一部分,并使不同的构配件间有互换性。
2.模数: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
3.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其数值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m。
4.扩大模数: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数。3M,6M,12M,15M,30M,60M.
5.分模数: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1/10M,1/5M,1/2M.
6.模数协调:在基本模数或扩大模数基础上的尺度协调,其目的是:减少构配件的尺度变化,并使房屋设计者在排列构配件时有更大的灵活性。
7.模数化空间网格。
8.定位轴线:模数化网格中,确定主要结构位置的线(开间、柱距、进深、跨度)的线。
9.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
(1)标志尺寸: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问的距离(跨度、柱距、开间、进深、层高等),以及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有关设备位置界限之间的尺寸。标志尺寸应当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
(2)构造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的设计尺寸。—般情况下,构造尺寸加上缝隙尺等于标志尺寸。缝隙的大小也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
(3)实际尺寸:是建筑构配件成品的实有尺寸。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之间的差数,应小于或等于允许的偏差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