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件:清热解毒药.ppt
***************清热解毒药的涵义和作用涵义清热解毒药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热证,包括外感热病、内热证、热毒证等。作用清热解毒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热性疾病,如发热、咽痛、咳嗽、腹痛、疮疡等。清热解毒药的特点性味寒凉清热解毒药大多数性味寒凉,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散结的作用。归经多入肺胃清热解毒药多入肺胃经,可清热解毒,宣肺利咽。治疗热证清热解毒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热证,如外感热病、内热证、热毒证等。清热解毒药的主要成分生物碱如黄芩素、黄柏素等,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如金银花素、绿原酸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病毒等作用。有机酸如咖啡酸、奎宁酸等,具有清热解毒、降脂降压等作用。清热解毒药的药理作用抗菌消炎清热解毒药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减轻炎症反应。抗病毒清热解毒药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病毒感染。增强免疫力清热解毒药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清热解毒药的临床应用1外感热病如感冒、发热、咳嗽、咽痛等。2内热证如口干舌燥、心烦失眠、便秘等。3热毒证如疮疡、疖肿、丹毒等。常见清热解毒药物麻黄宣肺解表、发汗散寒。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麻黄1性味2归经3功效4主治5应用辛温,微苦;归肺、膀胱经。宣肺解表,发汗散寒。用于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咳嗽气喘。知母1性味2归经3功效4主治苦寒,微咸;归肺、胃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用于热病烦渴,骨蒸劳热,阴虚燥咳,津亏便秘。连翘1性味2归经3功效4主治苦甘,微寒;归肺、心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热病初起,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疮疡肿毒。板蓝根性味苦寒。归经归肺、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用于温热病,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痄腮,丹毒,流行性感冒。荆芥辛温,微苦;归肺、肝经。疏散风热,透疹止痒,凉血止血。牛蒡子辛凉,微苦;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消肿。金银花甘寒,微苦;归肺、胃经。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疏解表邪。大青叶苦寒;归肺、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紫草甘凉;归心、肝、膀胱经。凉血活血,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黄芩苦寒;归肺、胃、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燥湿止带,杀虫止痒。黄芩属植物的形态特征植株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系发达,茎直立,多分枝。叶片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叶柄短,基部抱茎。黄柏属植物的形态特征花序花序顶生,圆锥花序,花冠黄色,花萼5裂,花瓣5枚,雄蕊4枚,雌蕊1枚。果实果实为蒴果,卵形或长圆形,成熟后开裂,种子多数,卵形或椭圆形,表面有细密的网纹。清热解毒药的药物鉴别性状鉴别观察药材的外观、颜色、气味、质地等特征。显微鉴别利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特征。理化鉴别采用化学方法检测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和含量。清热解毒药的煎煮方法1水煎将药材放入水中煎煮,常用方法,但易造成有效成分损失。2浸泡煎煮先将药材浸泡,然后煎煮,可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3回流提取利用回流装置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效率较高,但操作复杂。清热解毒药的用法用量1剂量应根据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剂量。2用法可煎服、冲服、泡服等,具体用法需遵医嘱。3时间一般每天服用1-2次,具体时间需根据病情调整。清热解毒药的禁忌脾胃虚寒者慎用清热解毒药多性寒凉,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慎用一些清热解毒药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孕妇慎用。服用期间忌食生冷服用清热解毒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以免影响药效。清热解毒药的副作用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多因药物性寒凉所致。过敏反应少数人可能对清热解毒药过敏,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其他反应个别药物可能引起其他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等,应及时咨询医生。清热解毒药的代表方剂银翘散清热解毒,疏风散表。桑菊饮清肺润燥,宣肺止咳。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清热解毒药在临床上的应用举例感冒银翘散、桑菊饮等,可缓解感冒症状,如发热、头痛、咽痛等。肺炎清热解毒药可配合抗生素治疗肺炎,缓解炎症反应,促进恢复。皮肤病黄柏、紫草等,可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如湿疹、皮炎、疮疡等。结语:清热解毒药在临床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清热解毒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和掌握清热解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