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为加强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管理,加强实用人才培养,提高临床住院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住院医师规范化管理培训计划。
一、培养总论
凡本科和专科医学院毕业生均需实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完成住院医师五年两阶段培训计划(包括第一阶段的三年轮科培养,第二阶段的两年定向培养)。
通过3年的轮科培养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眼科临床工作基础。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掌握大多数眼病的发病机制,独立诊治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准确、熟练地进行眼部检查操作、比较准确和熟练地掌握眼科基本手术操作;基本掌握眼科显微手术操作;能独立完成常见的外眼和内眼手术;正确地完成眼部特殊检查操作,如视力检查、眼压测量、视野检查、眼部超声、相干断层扫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和眼电生理检查等,并能正确出具诊断报告。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眼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采取在眼科各专业及其他相关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学习眼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书写病历;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的眼科临床教学工作。?
眼科内容的学习分为二个阶段。第一年为感知期。初步了解眼科学及常见的眼部疾病,为进一步系统学习打好基础。主要参加培训基地的门诊活动,但应有一定的时间(如每周1.5~2.5天)跟随高年资医师参加眼科普通门诊的工作。5个月后,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眼科急诊值班,并轮转以下眼科各部门:门诊部、门诊治疗室、眼科急诊室、辅助检查室(视野检查、超声扫描、超声活体显微镜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相干光断层扫描和眼电生理检查),以及参加眼科显微手术实验室训练。
第二、三年为系统培养期。全面系统地掌握眼科学知识和技能,着重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培训。每年参加病房工作至少6个月,管理病床位数不少于5张。轮转以下眼科各部门:白内障、角膜组、眼肌组、青光眼组、眼底病组、眼外伤、眼整形、眼眶病与眼肿瘤、参加门诊和病房的手术。?
3年中到基层实践基地参加防盲工作2个月,了解基层眼病发生情况,参与基层扫盲工作。?相关科室主要轮转与眼科疾病密切相关的全身性疾病的科室,如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急诊科。每个科室1个月,共3个月,具体安排根据各培训基地的情况而定。
三、培训内容
?眼科住院医师三年培训方案??
第一年目标:??
1.熟悉眼科病房及门诊、急诊的各种常规工作。?2.初步掌握常见眼外病及普通内眼病的诊疗原则。?3.懂得理解病人的心理,能做好思想工作和解释工作。?4.协助辅导实习医师及护理教学。??
临床训练:??
1.参加病房(4个月或6个月)工作,门诊、急诊(6个月或9个月)工作。正确书写眼科各种记录:病史、病程记录、手术记录、出院记录、病史首页,正规填写门诊病史、观察室记录等。?2.正确向上级医师报告患者病史、病情变化,提出诊断及处理意见。?
3.掌握基本操作:如视力、主觉验光、彻隙法、裂隙灯、直接眼底镜视野、Schint2眼压、色盲、荧光素染色等。?
4.掌握小手术:泪道冲洗、探通,霰粒肿,麦粒肿,睑内翻,翼状胬肉,眼睑、结膜缝合,角膜异物,担任外伤手术第一助手。??
理论学习和外语学习??
1.精读全国眼科统编教材。?2.精读眼科学。?
3.泛读眼科应用解剖学、眼胚胎发育、眼科检查与诊断、裂隙灯显微镜学、角膜病学、临床青光眼、眼屈光学等。?
4.精读General?Ophthalmology(三分之二篇幅)。??
第二年目标:?
1.能承担门诊急诊工作。?2.基本掌握眼内病的诊断和处理。?
3.能结合临床上遇到的问题,自己寻找国内外参考文献求得解答。?4.能带领医师及护士进行晚间查房。?5.撰写生动、实用的眼病防治知识稿件。??
临床训练:??
1.继续参加病房(6个月)及门、急诊(6个月)工作。门诊轮班期间,每周部分时间参加:眼病理,验光门诊,斜视、弱视门诊,电生理,超声、X光读片,以及到社区、乡镇进行防盲治盲工作。?2.在熟练掌握第一年学习的诊疗操作技术的前提下,学习并掌握房角检查、扩瞳检影及处方配镜,眼外肌功能及复视试验。?
3.熟悉常见眼病的X线平片、超声探查等。?
4.能独立施行一般小手术:斜视,睑外翻,泪囊摘出,眼球摘除,眼睑、眼球表面的新生物活检或切除,穿孔伤修补缝合,当好眼内手术助手。
理论学习和外语学习?
1.泛读:眼科手术学、眼科治疗学、眼科临床病理学、创伤眼科学、眼科急诊学等。?
2.精读:Ophthalmic?Surgery和?General?Ophthalmolog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