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乐器概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仅从己出土的文物可证实:远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多种多样的乐器。如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河南舞阳县的贾湖骨笛(最早的距今8000年左右),仰韶文化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埙,河南安阳殷墟中出土的石磬、木腔蟒皮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入葬)出土的编钟、编磬、悬鼓、建鼓、枹鼓、排箫、笙、箎、瑟等等。这些古乐器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乐器类别 乐器名称 吹奏乐器 木叶| 纸片| 竹膜管(侗族) | 田螺笛(壮族) | 招军(汉族) | 吐良(景颇族) | 斯布斯额(哈萨克族) | 口笛(汉族) | 树皮拉管(苗族) | 竹号(怒族) | 箫(汉族) | 尺八| 鼻箫(高山族) | 笛(汉族) | 排笛(汉族) | 侗笛(侗族) | 竹筒哨(汉族) | 排箫(汉族) | 多(克木人) | 篪(汉族) | 埙(汉族) | 贝(藏族) | 展尖(苗族) | 姊妹箫(苗族) | 冬冬奎(土家族) | 荜达(黎族) | 口利咧(黎族) | 唢呐(汉族) | 管(汉族) | 双管(汉族) | 喉管(汉族) | 芒筒(苗族) | 笙(汉族) | 芦笙(苗| 瑶| 侗族) | 确索(哈尼族) | 巴乌(哈尼族) | 口哨(鄂伦春族) 弹拨乐器 金属口弦(苗族、柯尔克孜族) | 竹制口弦(彝族) | 乐弓(高山族) | 琵琶(汉族) | 阮(汉族) | 月琴(汉族) | 秦琴(汉族) | 柳琴(汉族) | 三弦(汉族) | 热瓦甫(维吾尔族) | 冬不拉(哈萨克族) | 扎木聂(藏族) | 筝(汉族) | 古琴(汉族) | 伽耶琴(朝鲜族) | 竖箜篌| 雁柱箜篌 打击乐器 梆子(汉族) | 杵(高山族) | 叮咚(黎族) | 梨花片(汉族) | 腊敢(傣族) | 编磬(汉族) | 木鼓(佤族) | 切克(基诺族) | 钹(汉族) | 锣(汉族) | 云锣(汉族) | 十面锣(汉族) |星(汉族) | 碰钟| 钟(汉族) | 编钟(汉族) | 连厢棍(汉族) | 唤头(汉族) | 惊闺(汉族) | 板(汉族) | 木鱼(汉族) | 吾攵(汉族) | 法铃(藏族) | 腰铃(满族) | 花盆鼓(汉族) | 铜鼓(壮| 仡佬| 布依| 侗| 水| 苗| 瑶族) | 象脚鼓(傣族) | 纳格拉鼓(维吾尔族) | 渔鼓(汉族) | 塞吐(基诺族) | 京堂鼓(汉族) | 腰鼓(汉族) | 长鼓(朝鲜族) |达卜(维吾尔族) | 太平鼓(满族) | 额(藏族) | 拨浪鼓(汉族) | 扬琴(汉族) | 竹筒琴(瑶族) | 蹈到(克木人) | 萨巴依(维吾尔族) 拉奏乐器 乐锯(俄罗斯族) | 拉线口弦(藏族) | 二胡(汉族) | 高胡(汉族) |京胡(汉族) | 三胡(汉族) | 四胡(汉族) | 板胡(汉族) | 坠琴(汉族) | 坠胡(汉族) | 奚琴(汉族) |椰胡(汉族) | 擂琴(汉族) | 二弦(汉族) | 大筒(汉族) | 马头琴(蒙古族) | 马骨胡(壮族) | 艾捷克(维吾尔族) | 萨它尔(维吾尔族) | 牛腿琴(侗族) | 独弦琴(佤族) | 雅筝(朝鲜族) | 轧筝(汉族) “吹、弹、打、拉”吹奏乐器
中国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根据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以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的有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
第二类,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的有唢呐、海笛、管子、双管和喉管等。
第三类,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的有笙、抱笙、排笙、巴乌等。
由于发音原理不同,所以乐器的种类和音色极为丰富多彩,个性极强。并且由于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不同以及地区、民族、时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乐中的吹奏乐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极其丰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独特的演奏风格与流派。
典型乐器:笙、芦笙、排笙、葫芦丝、笛、管子、巴乌、埙、唢呐、箫。
笙 芦笙
排笙 葫芦丝
竹笛(有笛膜孔)
管子
巴乌(形似竹笛,但大有不同,背后有一孔,无膜,吹口处内置簧片)
埙(xun1)
唢呐
箫
(有洞箫、琴箫、南箫、玉屏箫等之分)
排箫
弹拨乐器
中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横式,如:筝(古筝和转调筝)、古琴、扬琴和独弦琴等;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
弹奏乐器音色明亮、清脆。右手有戴假指甲与拨子两种弹奏方法。右手技巧得到较充分发挥,如弹、挑、滚、轮、勾、抹、扣、划、拂、分、摭、拍、提、摘等。右手技巧的丰富,又促进了左手的按、吟、擞、煞、绞、推、挽、伏、纵、起等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