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临床微生物检验.ppt

发布:2024-01-02约3.55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页,讲稿共3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临床微生物检验是人体的各种物质进行微生物学检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整个检验过程包括病人样品的采集、运送、处理,样品中致病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出具检验报告。第2页,讲稿共3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微生物学检验程序合格标本的采集(标本的采集和运输)接种(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正确的接种方法)阳性菌的选择(微生物工作者的重点)鉴定及药敏报告结果第3页,讲稿共3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血液检验正常人血液是无菌的,目前败血症一词不用,常用菌血症和脓毒症,脓毒症是指全身性炎症反应。菌血症是指细菌侵入血循环,在血液中可检测到细菌,包括一过性和持续性,有明显感染症状。血液感染是一种危重的全身感染,提供病原学的诊断极为重要。第4页,讲稿共3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常见病原菌种类病原菌G+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G+杆菌结核分枝杆菌、产单核李斯特菌、阴道加特纳菌G-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卡他布兰汉菌G-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苗、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雷菌、沙门菌、不动杆菌、嗜肺军团菌、嗜血杆菌真菌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球孢子菌厌氧菌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第5页,讲稿共3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血液标本的病原菌的检验第6页,讲稿共3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病原菌的检验程序1.标本采集2.标本直接检查(1)直接显微镜检查;(2)抗原检测;(3)核酸检测;3.分离培养与鉴定(1)培养基选择;(2)分离培养与鉴定;4.抗体检测常用ELISA、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等方法;5.药物敏感性试验第7页,讲稿共3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4.临床意义1.葡萄球菌菌血症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萄球菌(MRSA)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逐年增多,占10%~15%。2.肠球菌菌血症约占10%,常见泌尿生殖道、消化道和腹腔感染的病人。3.G-杆菌菌血症主要侵犯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第8页,讲稿共3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4.L型菌感染菌血症使用抑制细胞壁的抗生素,由缺损细胞壁的细菌感染所致。5.厌氧菌菌血症常合并需氧菌感染,症状重而复杂。6.真菌血症常由条件致病性真菌引起,有念珠菌、曲霉和毛霉等。7.医院感染菌血症近年来明显增多,占30%—60%。第9页,讲稿共3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常见病原体G+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B群、A群链球菌,消化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炭疽芽胞杆菌;G-菌脑膜炎奈瑟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卡他布兰汉菌,类杆菌,不动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第10页,讲稿共3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病毒乙型脑炎病毒,柯萨奇病毒AB,脊髓灰质炎病毒,新肠道病毒68~71,狂犬病毒;真菌及其他新生隐球菌,白假丝酵母菌,钩端螺旋体第11页,讲稿共3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微生物检验程序对婴幼儿不能腰穿时,用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对脑膜炎条瑟菌感染者的阳性率为100%,且不受抗生素药物治疗的影响;涂片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有限,且时间长,用PCR技术检测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DNA,检出率高,快速灵敏和特异,但要严格操作规程,避免假阳性。第12页,讲稿共3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抗体检测为病毒检测的快速诊断方法,较常用。(1)中和试验:主要检测中和抗体lgG,此抗体持续时间长有诊断意义,阳性率和特异性均高。双份血清效价4倍增高。(2)特异性IgM抗体测定:此抗体在病后4天即可出现,2周可达高峰,常用于早期诊断。用ELISA、间接免疫荧光法等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第13页,讲稿共3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补体结合试验:补体结合抗体为lgG抗体,常在病后第二周出现,5—6周达高峰,单份血清1:4为阳性,双份血清效价增高4倍为阳性,用于回顾性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