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拜耳法系统扩建工程增加主要设备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选矿—拜耳法系统扩建工程增加主要设备明细表
本扩建工程选矿—拜耳法按700kt/a、后加矿系统按300kt/a进行核算。核算过程中尽可能使流程最简化及设备最少化。
一、选矿系统:
1.1破碎系统:
由于新增了南矿场的破碎系统,本扩建工程只需增加1台PYD2200短头圆锥破碎机。
1.2碎矿输送系统:
由于碎矿供矿量的增加,现有供矿系统已不能满足,需在碎矿堆场增加北廊皮带,L=110m,θ=13.72°。
1.3碎矿储存系统:
增加粉矿仓22台。
1.4磨矿系统:
选矿—拜耳法系统需新增3台φ3600×5000湿式球磨机,3个4×φ500旋流器组、3台2FC-30沉没式分级机。
浮选机组3个系列:共计浮选机54台。
后加矿系统需增加2台φ3600×5000湿式球磨机,2个4×φ500旋流器组。
因现有生产中浮选用风量比设计大幅减少,因此罗茨风机不需增加。
1.5精矿沉降及精矿过滤系统:
需新增精矿高效槽φ18×11m 3台。
精矿过滤选用4台160m2立盘过滤机,放在新增原矿浆配制槽上。
1.6药剂配制及添加系统:
新增碳酸钠储存槽及配制添加系统。
新增絮凝剂配制及添加系统。
1.7尾矿沉降及外排系统:
方案1:在厂区新建2台φ18×11m尾矿高效槽,(需增加Q=120m3/h、P=10Mpa 隔膜泵3台及承压10Mpa外排管3条φ219)
方案2:在坝区新建2台φ18×11m尾矿高效槽,增加尾矿油隔泵YGB150-4 4台及外排管3条φ219。
二、拜耳法系统:
2.1原矿浆配制:
现场已有5台(7.5×14 m的矿浆槽、2台(6×10 m的石灰乳槽、1台(6×10 m碱液槽。本次设计将其中2台(7.5×14 m矿浆槽改为石灰乳槽(四条线合用)并拆除原有的石灰乳槽和碱液槽,新增4台(7.5×14 m 的矿浆槽、1台(7.5×14 m 的碱液槽(四条线合用)。
2.2石灰乳制备:
中州选矿—拜耳法示范工程一线已有(1500(12000化灰机2台,化灰能力9 t-石灰/h·台;二线已有(2100(12000化灰机1台,化灰能力18 t-石灰/h·台。目前生产中只需1台(2100(12000化灰机就能满足生产要求,因此在三、四条生产线后,化灰机1大1小运行能满足生产,不需要再增加。
2.3预脱硅:
选用2台(7.5(14的加热脱硅槽, 5台(7.5(14的预脱硅槽(其中3台使用,1台备用,1台为平衡缓冲槽)。
新增2台(7.5(14的碱液槽。
选用3台矿浆进料隔膜泵(150 m3/h.台,7.5 MPa),使用2台,备用1台。选用3台碱液进料活塞泵(380 m3/h.台,7.7 MPa),使用2台,备用1台。
后加矿增加2台(7.5(14的预脱硅槽。
选用3台矿浆进料隔膜泵(80 m3/h.台,2.2 MPa),使用2台,备用1台。
2.4压煮溶出:
每组溶出器组矿浆预热选用七级套管预热器预热,每级长度80(2m,总长1120m,套管规格(159(10/(273(10。碱液预热选用十级乏汽套管预热器(每级长度80(3m)加一级新蒸汽套管加热器(长度80(3m),预热和加热套管换热器总长2640m。乏汽套管预热器和新蒸汽套管加热器规格(159(10((3根)/(480(10。
每组溶出器组选用(2.8(16m的溶出器11台,其中2台用于加热,9台用于保温。
同时增加溶出套管酸洗系统。
2.5赤泥分离洗涤:
4台42×7m平底沉降槽+3台18×14m高效深锥沉降槽。
增加絮凝剂自动配制系统。
2.6赤泥外排系统:
由于现有泵房不能配置3台隔膜泵(140 m3/h 16.0 MPa),且3台隔膜泵(70 m3/h 16.0 MPa)已不能满足现有尾矿外排输送,因此,本扩建工程需增加3台隔膜泵(100 m3/h 12.0 MPa)用于赤泥外排。
2.7粗液精制系统:
选用4台过滤面积为306 m2的立式叶滤机,其中3台运转,1台用于换布和检修。
2.8板式换热器:
选用450m2的板式换热器9台,分成3组,每3台串联成一组,使用2组备用1组。
选用170m2的板式换热器3台,用2台,备1台。
2.9种子分解
选30台φ14×30 m平底机械搅拌分解槽,分两组,每组运行13台,备用1台,两组平衡液量公用2台。
中间降温选用340 m2宽流道板式换热器10台,每组5台。
2.10种子过滤
选用4台152 m2立盘过滤机,使用3台,换布和检修1台。
2.11母液蒸发及碱液调配
选用2组蒸水能力为220 t/h.组的六效管式降膜蒸发器及一效强制循环的蒸发器组。
碱液调配选择2台φ10×20 m的合格碱液槽,2台φ10×20 m的蒸发母液槽。
2.12结晶碱排出及苛化
蒸发排盐将原有2台20m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