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6章电脑的周边设备.PPT

发布:2017-08-03约6.21千字共5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6章 電腦的週邊設備 6-1 輔助儲存設備 6-2 輸入/輸出設備 輔助儲存設備(1/16) 軟式磁碟機及軟式磁碟片 輔助儲存設備(2/16) 個人電腦硬碟常見的尺寸有3.5吋、2.5吋與1.8吋等 行動硬碟(外接式硬碟):利用USB及eSATA與電腦連接 輔助儲存設備(3/16) 硬碟的規格 容量:最大可達2,048GB(2TB)以上 轉速:硬碟轉軸旋轉的速度,單位是RPM 傳輸介面:常見的介面有IDE與SATA兩種 緩衝記憶體:用來加快硬碟存取速度 輔助儲存設備(4/16) 硬碟磁盤示意圖 輔助儲存設備(5/16) 硬碟的內部結構與讀寫原理 輔助儲存設備(6/16) 磁碟存取時間 = 搜尋時間 + 旋轉時間 + 傳輸時間 搜尋時間:讀寫頭移到要存取的資料位置所需時間 旋轉時間:資料磁區旋轉到讀寫頭所在位置的時間 傳輸時間:讀寫頭讀出磁區資料並傳送至主記憶體,或主記憶體將資料送至讀寫頭,並寫入資料磁區所花用的時間 輔助儲存設備(7/16) 固態硬碟:沒有馬達、讀寫頭等機械構造,而是以快閃記憶體來作為儲存元件 輔助儲存設備(8/16) DVD光碟機:依其讀寫功能可分為唯讀式DVD光碟機(DVD-ROM)及DVD燒錄機 輔助儲存設備(9/16) 輔助儲存設備(10/16) 燒錄機外盒與DVD光碟片 輔助儲存設備(11/16) 光碟片規格說明: R代表僅能燒錄1次 RW代表能燒錄多次 +R與-R(+RW與-RW)2種規格是由不同的組織所提出,現今的光碟機多半同時支援這2種規格 輔助儲存設備(12/16) 輔助儲存設備(13/16) 藍光光碟機:使用藍色雷射光來讀取光碟片上的資料 TB級的大容量光碟 容量可高達1.6TB的全像光碟片(HVD) 輔助儲存設備(14/16) 輔助儲存設備(15/16) 光碟機的工作原理 輔助儲存設備(16/16) 輸入/輸出設備(1/28) 鍵盤 輸入/輸出設備(2/28) 鍵盤的工作原理 沒有鍵盤也能打字 「虛擬鍵盤」可將鍵盤的按鍵圖示投射在桌面上,在虛擬鍵盤上打字即可傳至PDA、手機等設備 輸入/輸出設備(3/28) 滑鼠:視窗作業系統中的主要輸入設備 輸入/輸出設備(4/28) 滑鼠的工作原理 輸入/輸出設備(5/28) 光學、雷射與藍光滑鼠的差異比較 輸入/輸出設備(6/28) 掃描器:藉由光學掃瞄,將影像或文字稿轉換為數位資料 光學字元辨識(OCR)軟體:可辨識影像文件中的文字資料,並存成文字檔 輸入/輸出設備(7/28) 光學字元辨識(OCR)軟體運作流程 輸入/輸出設備(8/28) 常見的掃描器類型 輸入/輸出設備(9/28) 掃描器的規格: 解析度:衡量掃描器所能擷取影像資料多寡的標準,單位為 ppi 。解析度越高,掃瞄出來的影像品質越細膩,檔案也較大 色彩解析力:又稱畫素深度,衡量掃描器分辨顏色的細膩程度,單位為 bit ;色彩解析力數值越大,掃瞄出來的影像色彩越接近文件的原本色彩 輸入/輸出設備(10/28) 掃描器的工作原理 輸入/輸出設備(11/28) 數位相機:將拍攝的影像儲存在記憶卡 輸入/輸出設備(12/28) 我們常聽到「幾百、千萬像素」的數位相機,指的就是這種相機具有將拍攝的影像拆解成多少萬個像素點的能力 輸入/輸出設備(13/28) 數位單眼相機(DSLR) 輸入/輸出設備(14/28) 要將記憶卡中的數位資料儲存至電腦,可利用USB傳輸線與電腦相接,或使用讀卡機來讀取 輸入/輸出設備(15/28) 數位相機的工作原理 「類」單眼數位相機 類單眼具有大鏡頭、高倍變焦等能力,相較DSLR體積小、價格便宜 輸入/輸出設備(16/28) 顯示器:顯示電腦作業訊息及結果的輸出設備。常見的有CRT、LCD及OLED等 輸入/輸出設備(17/28) LCD呈像原理 超薄LED顯示器 為了讓顯示器更輕薄,廠商推出可從側邊發光再反射或折射的LED顯示器 輸入/輸出設備(18/28) 輸入/輸出設備(19/28) 顯示器的尺寸以顯示器對角線的長度來計算 3D影像原理(1/2) 3D特效是利用人類的視覺原理,來產生立體效果 3D影像原理(2/2) 觀看3D電影時必須戴上偏光眼鏡,才能讓左右眼分別看到不同的畫面,產生立體視覺 輸入/輸出設備(20/28) 印表機:將資料印成書面形式的輸出設備,常見的有點矩陣、噴墨及雷射等 輸入/輸出設備(21/28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