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知其不可而为之公开课课件.ppt

发布:2025-03-13约1.2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目标1、背诵名句名段。2、解释和翻译重点字词、句式。3、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温故知新1、弑2、接舆3、长沮4、桀溺5、耦而耕6、耰而不辍7、怃然8、荷蓧9、黍而食10、击磬11、荷蒉12、硁shìyújūjiénìyōuǒuwǔshǔqìnghèkuìkēnghèdiào释题知其不可而为之知道那不能(成功)却(还要)做这些事明知行不通却偏偏去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想“为”什么?想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仁政和礼制。1走进文本21、“不为”的人:A、楚狂接舆B、长沮、桀溺C、丈人D、荷蒉者E、晨门F、哀公、三公或劝告或讽刺或质疑或不屑隐者尸位素餐者二、为什么不可“为”?今之从政者殆而。当今的从政者岌岌可危。这说明当时政治黑暗腐败,从政的人很容易惹祸上身,这并不是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陈成子弑简公。“弑”也就是以下犯上,君臣无序,说明社会秩序混乱。不可“为”的社会:二、为什么不可“为”?1C.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像滚滚滔滔四处泛滥的洪水,天下到处是这样地动乱不安。说明这是一个动乱的社会。2D.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凤凰不出现,黄河不出图。说明这不是太平盛世。二、为什么不可“为”?天下无道礼崩乐坏01司马迁的《史记》中,对此有一段记录:“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02三、为什么偏偏要“为”?因为孔子有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更有一种使命,一种精神……01因为孔子是一个积极追求的人,一个充满热情的人,一个永不言弃的人,一个胸怀博大的人……02因为孔子以天下为已任,忧国忧民;因为孔子悲天悯人,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因为孔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一种担当情怀……03ADBC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张岱《四书遇》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担当情怀、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精神、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刚健自强的人生态度……中华传统文化的先师至圣孔子华夏思想智慧的源泉01“如果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02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中国孔子那03里寻找智慧!”04(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的宣言)天不生仲尼

万古如长夜——《朱子语类》卷3五、作业请同学们列举古今中外的有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例,相互交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