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pdf

发布:2023-09-07约6.03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3) ——其他工艺 一、氧化沟工艺 二、A-B (吸附-生物降解)法工艺 三、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工艺 四、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水处理工程 第II篇 生物处理技术与原理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第1节 氧化沟工艺 • 又称氧化渠或循环曝气池,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 • 50年代,荷兰Pasveer发明 3 • 早期:适用于5000 m /d 以下,城市污水 • 目前:各种规模的城市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水处理工程 第II篇 生物处理技术与原理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第1节 氧化沟工艺 一、氧化沟的工作原理与特征 二、典型的氧化沟工艺 三、氧化沟的设计参数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水处理工程 第II篇 生物处理技术与原理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一、氧化沟的工作原理与特征 1.氧化沟的工艺流程 废水来自预处理 竖轴表面曝气器 横轴转刷曝气器 回流污泥 二沉池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水处理工程 第II篇 生物处理技术与原理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处理水 一、氧化沟的工作原理与特征 1.氧化沟的工艺流程 格栅间 沉砂池 二次沉淀池 原废水 氧化沟 出水 回流污泥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水处理工程 第II篇 生物处理技术与原理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一、氧化沟的工作原理与特征 2.氧化沟的工艺特征 构造上的特征 • 池体狭长;池深较浅,一般在3~5m左右; • 曝气装置多用表面机械曝气器:  竖轴曝气器,如:低速曝气叶轮  横轴曝气器,如:曝气转刷、曝气转盘 • 进、出水装置简单。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水处理工程 第II篇 生物处理技术与原理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一、氧化沟的工作原理与特征 2.氧化沟的工艺特征 工艺上的特征 • 氧化沟内的流态呈循环混合态; 沟内混合液呈推流式快速流动 (0.4~0.5m/s); 进水流量与沟内流量相比很小,完全混合的; • 有机负荷很低,相当于延时曝气法,出水水质好; •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水温、水质、水量等的变动有适应性; • 污泥产率低,剩余污泥产量少;污泥龄长,可达15~30d; • 具有生物脱氮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