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会东县县城自来水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研究报告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凉山州会东县县城自来水扩建工程
项目建议书
会东县水务局
二○一二年二月
目 录
前 言 3
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4
二、 工程规模及设计 4
(一)、建设内容及规模 4
(二)工程设计依据 5
(三) 工程措施 6
(四) 用水总需求 8
三、投资估算 9
(一)编制原则和依据 9
(二)基础资料 10
(三)、工程投资 11
四、工程效益 13
(一)经济效益 13
(二)社会效益 14
(三)生态效益 14
五、结论及建议 14
(一)结论 14
(二)建议 15
前 言
会东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凉山州最南端的一个山地农业县,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2°20′31″至103°3′16″,北纬26°12′32″至26°55′42″之间,全县南北长79.56km,东西宽70.85km,幅员面积3227.82km2,县城座落于参鱼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平均海拔1665米。区域内气候温和,冬无酷暑,夏无严寒,多年平均气温16.1℃,多年平均降雨量1058mm。县城距省府791公里,州府西昌239公里。自改革开放以来,县城不断加强和完善城区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区规模日渐扩展,城镇居民不断增加,外来人口逐渐增多。据统计,县城目前的常住人口在4万人左右,常年平均流动人口在15000人左右,县城自来水供应已日趋紧张,按照每人日均饮用水量150kg计算,水厂每日需提供10000 m3以上的的洁净自来水,目前已不能满足用水需求。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的不断涌入,到2015年,预计会东县城人口将达到8万,城区供水的水量和规模必须扩大。
目前县城自来水的水源取自于会东镇普发村、和坪塘乡境内两处地下水源,通过19.3km的引水管(其中坪塘水源到普发水源7.5km,普发到水厂11.8km)钢管送至老鹰山自来水厂,经消毒过滤处理后,然后自流进入县城供水管网。由于两个水源点水量受季节性变化影响较大,现每年2——5月份都很难满足县城供水需求,2010年2011年4、5月份都出现了分片区供水的现象。2012年2月就只能白天供水,给人民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012年2月21日,县水厂、水务、参鱼区等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到参鱼河上游寻找新的补充水源,在参鱼河上游会理县发坪乡洪安村境内的参鱼河畔胡家龙洞有地下泉水出露,该位置距会东县城约23 km,距县城自来水二期工程燕子岩水源点约3.5 km。经现场测流,目前流量为0.3m3/s左右,海拔高程约1860m。采用φ500mm钢管引水到老鹰山水厂,引水流量可达0.363/s。工程投资估算为5041.66万元。
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县城座落于鯵鱼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平均海拔1665米。区域内气候温和,冬无酷暑,夏无严寒,多年平均气温16.1℃,多年平均降雨量1058mm。县城距省府791公里,州府西昌239公里。区域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适宜生活、居住的好地方。
近年来,随着会东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县城购房居位,目前县城目前的常住人口在4万人左右,常年平均流动人口在1.5万多人,随着白鹤滩、乌东德电站的上马动工,预计2015年,会东县城常住人口将达到8万,生活用水需水量将达到1.6万m3/t。加上市政用水、建筑用水等,日用水量将达到2.8万m3左右。目前县城自来水厂日供水量仅0.6—0.8万m3/t,枯季已不能满足供水需求,所以县城自来水工程扩建是必然的。
二、 工程规模及设计
(一)、建设内容及规模
根据会东城镇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会东县城人口将达到8万人的总体目标,2012年2月21日,县水厂、水务、参鱼区等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到参鱼河上游寻找新的补充水源,在参鱼河上游会理县发坪乡洪安村境内的参鱼河畔胡家龙洞有地下泉水出露,该位置距会东县城约23 km,经现场测流,目前流量为0.3m3/s左右。海拔高程约1860m,高于普发村水源点60.5m,高于会东县老鹰山水厂150m,经计算,采用φ500mm钢管引水到普发水源点,引水流引水流量可达到0.353/s。直接引水到老鹰山水厂,引水流量可达0.363/s。
(二)工程设计依据
1、《凉山州会东县“十二五”城镇发展规划报告》
2、水利部发布的《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
3、工程设计有关标准和规范。
(1)工程设计原则
1、科学选点,因地制宜,保证水源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水量,又要考虑水质。水源选择应选择优良水质,避免含氟量、含砷量、含盐量超标和血吸虫疫区污染严重及其它污染水等不安全水源。保护好水源,防止水污染。
2、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根据不同水源、水质、地形、地质等条件,合理选择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