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垃圾回收机制原理.docx
PAGE
1-
cms垃圾回收机制原理
一、1.CMS垃圾回收机制概述
CMS(ConcurrentMarkSweep)垃圾回收器是Java虚拟机中的一种垃圾回收算法,主要用于应对响应速度要求较高的场景。CMS回收器通过减少停顿时间来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在CMS垃圾回收机制中,虚拟机会将内存分为几个区域,如新生代、老年代和永久代(在Java8及以后版本中已合并为元空间)。(1)CMS回收器主要关注老年代垃圾回收,因为它通常占据内存的绝大部分,并且是垃圾回收的主要瓶颈。在CMS回收过程中,虚拟机会使用一个称为“标记-清除”的算法来识别并回收不再使用的对象。
(2)CMS垃圾回收机制的特点在于它能够与应用程序线程并发执行,这意味着在垃圾回收过程中,应用程序的运行不会完全停止。这种并发性是通过使用一个称为“标记-清除”的算法来实现的,该算法分为两个阶段:标记阶段和清除阶段。在标记阶段,CMS回收器会暂停应用程序线程,遍历所有活跃的对象,并标记它们。在清除阶段,回收器会再次暂停应用程序线程,清除未被标记的对象。
(3)CMS垃圾回收器适用于对响应时间要求较高的场景,如Web服务器、电子商务系统等。然而,CMS回收器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在处理大量对象时,可能会出现“内存碎片”问题,这会导致频繁的内存分配和复制操作,从而降低性能。此外,CMS回收器在垃圾回收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较长的停顿时间,尤其是在处理大量存活对象时。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场景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垃圾回收策略。
二、2.CMS垃圾回收算法原理
CMS垃圾回收算法的核心原理是“标记-清除”,该算法在Java虚拟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CMS回收过程中,虚拟机会首先进行标记阶段,然后进行清除阶段,以回收不再使用的对象。
(1)标记阶段是CMS垃圾回收的第一步,其目的是标记出所有存活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虚拟机会暂停应用程序线程,以便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所有活跃的对象。具体来说,CMS回收器会先使用一个称为“根集”的数据结构来收集所有活跃对象的引用,然后遍历这个根集,递归地标记所有可达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虚拟机会使用一个称为“标记栈”的数据结构来存储需要被标记的对象。例如,在一个Web服务器中,根集可能包括当前线程栈、方法区中的静态变量以及所有活跃的线程等。通过这种方式,CMS回收器可以确保所有活跃的对象都被正确地标记。
(2)清除阶段是CMS垃圾回收的第二步,其目的是清除未被标记的对象。在清除阶段,虚拟机首先会暂停应用程序线程,然后遍历整个老年代,识别出所有未被标记的对象,并将它们从内存中移除。在这个过程中,CMS回收器会使用“标记-清除”算法来识别出未被标记的对象。具体来说,它会遍历老年代中的所有对象,检查每个对象是否被标记。如果一个对象未被标记,那么它将被认为是垃圾,并从内存中移除。例如,在一个电子商务系统中,清除阶段可能会清除掉长时间未访问的购物车对象,从而释放内存资源。
(3)在CMS垃圾回收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并发清除”。这是为了减少垃圾回收过程中的停顿时间。在并发清除阶段,虚拟机会使用多个线程来同时执行清除操作,从而提高垃圾回收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虚拟机会将老年代分为多个区域,并让多个线程分别对这些区域进行并发清除。例如,在一个包含100个区域的老年代中,虚拟机可能会使用10个线程来并发清除这些区域。这种并发清除机制可以显著减少垃圾回收过程中的停顿时间,提高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然而,并发清除也会带来一些挑战,如线程同步和数据一致性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场景和需求来调整并发清除的参数。
三、3.CMS垃圾回收的触发条件和过程
CMS垃圾回收的触发条件和过程是确保Java应用程序高效运行的关键。以下是对CMS垃圾回收触发条件和过程的详细描述。
(1)CMS垃圾回收的触发条件主要取决于系统负载和内存使用情况。首先,当老年代使用率超过CMS设定的阈值(默认为68%)时,CMS垃圾回收器会启动。这是因为当老年代内存使用率过高时,可能会导致内存分配失败,影响应用程序的性能。以一个在线交易系统为例,当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老年代使用率逐渐上升,一旦达到阈值,CMS垃圾回收器就会启动,以释放内存空间,避免内存分配问题。
(2)CMS垃圾回收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初始标记(InitialMarking)、并发标记(ConcurrentMarking)、重新标记(Remark)和并发清除(ConcurrentSweep)。在初始标记阶段,虚拟机会暂停应用程序线程,快速标记出根集合中的对象。这一阶段的时间非常短暂,通常只需要1-10毫秒。接下来是并发标记阶段,在这个阶段,应用程序线程和CMS回收器可以并发执行。虚拟机会遍历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