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轮限时规范训练语文.doc

发布:2017-06-08约1.96万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轮限时规范训练语文 篇一:高三语文限时规范训练 1.根据李清照的诗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 不超过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于古诗句的扩展,首先要充分理解诗句的意境,然后才能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写。因为古诗本身无比凝练而优美,所以扩写后的文字也要尽量有诗意。 答案:走出庭院,放眼池塘,红色的荷花渐渐凋谢,淡淡的荷香若有若无。踱回房中,坐在卧榻,素白的竹席只觉凉意袭人。 2.根据下面寓言故事的寓意,补写一个合乎逻辑的结尾。(50字左右) 有位青年对自己的贫困境况总是怨天尤人。 一位老人对他说:“你具有如此丰厚的财富,为什么还要怨天尤人呢?”青年急切地问:“它在哪呢?”“你的一双眼睛,只要你能给我你的一双眼睛,我就可以把你想得到的给你。”“不,我不能失去我的眼睛。”“好吧,那么把你的一双手给我吧。为此,我可用一整袋黄金作为交换。”“不,我的双手也不能失去。”老人最后说:“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上文老人和青年的对话,可以推知,丰厚的财富就是眼睛和双手。符合这个意思即可。 答案:(示例)你有一双眼睛,你就可以学习;有一双手,你就可以劳动。现在,你自己看到了吧,你有如此丰厚的财富啊! 3.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下面 是王维的诗句,请你任选一句,运用合理的想象,描绘其所表现的画面。50字左右。 (1)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中》) (2)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时,先要读懂原诗句,抓住诗句中的意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原诗所描写的景物,注意一定要准确地表达出原诗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1)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粼粼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在浓绿的丛林中,零星地点缀着几片红叶。(2)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濛濛,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文后问题。 秋 径 [宋]保暹 杉竹清阴合,闲行意有凭。凉生初过雨,静极忽归僧。 虫迹穿幽穴,苔痕接断棱。翻思深隐处,峰顶下层层。 请描述此诗颔联“凉生初过雨,静极忽归僧”中的情景。 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8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语言生动即采用恰当的修辞手法,除此之外还要突出作者“以动写静,以声绘寂”的手法。 答案:(示例)孟秋新雨之后,金风送爽,凉意宜人,密林深处宁静至极,忽然,诗人听到轻微的步履声,它打破了寂静,显得分外清晰,原来是诗僧回来了。 5.请充分发挥想象,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成一幅秋景图。要求: (1)结合诗句意境,运用比喻、对比两种修辞手法;(2)结构相对完整,层次分明,语言连贯、得体;(3)不少于1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