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99-2005 无公害果品 设施樱桃生产技术规程.docx
B0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99-2005
无公害果品设施樱桃生产技术规程
2005-04-15发布2005-04-15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599-2005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局提供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边卫东、张立彬、齐永顺、肖啸。
DB13/T599-2005
无公害甜樱桃设施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甜樱桃设施栽培园地选择、设施类型、苗木选择、栽植方式、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环境控制、花果管理、病虫防治等。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内设施甜樱桃适宜栽培区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8407.2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GB18406.2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4-199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5114无公害食品桃生产技术规程
3园地选择
地址宜选年平均气温9.0℃~12℃,冬季最低气温-25℃以上,东、南、西三面无遮阴物,排灌便利,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或壤土,雨季地下水位低于1.0m,土壤pH值6.5~7.5,总含盐量0.1%以下,无重茬的地方。
4设施类型
4.1日光温室
4.1.1主要参数
温室方位采用坐北朝南,东西走向,偏西3~5度。跨度7m~8m,高度3m~3.5m,长度60m~80m。前屋面角50~70度;后坡角应大于当地冬至太阳高度角。土墙或砖墙,后墙高度2m~2.5m,后坡水平投影宽度1m~1.5m。温室间距以冬至前后不遮光为准。
4.1.2主要类型(见附录A)
4.1.2.1竹木土墙结构
土墙底宽2m~2.5m,顶宽0.8m~1.0m,后墙高2.0m,后墙上距地面0.8m~1.0m处每隔3m留1个0.3m×0.3m的通风口;后坡凛用木料,顶柱用水泥柱,脊高3.0m~3.5m,前室面用竹竿和竹片拱成,前室面前角向内0.5m处要求前室面高度不小于1.0m。
4.1.2.2钢筋砖墙结构
后墙及东西墙为0.5m厚空心墙。后墙高度2.0m~2.5m,后坡骨架和前室面骨架用钢筋焊接而成或后坡用木质椽、水泥柱。其它参数与竹木土墙温室结构同。
4.2塑料大棚
·1·
·2·
DB13/T599-2005
南北向,跨度8m~20m,长度50m~100m,单体竹木结构高度3m~3.5m,连体钢架高度3.5m
~4.5m,肩高1.2m~1.5m。
5栽植
5.1主栽品种的选择
选择自然休眠期短、早期丰产性好、坐果率高、品质优良、树冠紧凑、树势中庸健壮、耐弱光、耐湿、抗裂果、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早、中熟品种作主栽品种,有些优良晚熟品种也可以。一个设施内要求栽植3个以上的品种为宜。其砧木为山樱桃、马哈利、考特,中南部地区也可以用草樱桃。主要品种特点见附录B。
5.2授粉树配置
选择与主栽品种有良好亲合性、花期一致、花粉量大、商品价值高的品种作授粉品种。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4~5:1。
5.3苗木选择
选用生长健壮、成熟度高、无徒长、嫁接部位愈合良好,无检疫对象,无机械损伤,根系分布均匀、且具有5条以上长度大于20cm的侧根,茎干高度120cm以上,接口向上10cm处粗度大于0.8cm、整形带内有6个饱满芽的优质苗木。
5.4栽植方式
已建好设施的,采用移栽已进入结果期树的方法;尚未建好设施的,根据规划先定植苗木,待甜樱桃树形成大量花芽后的当年夏秋建造设施。
5.5栽植密度
先栽树后建造设施,栽植密度一般为1~2m×2m~2.5m;移栽结果树,栽植密度根据被移植树的大小而定,原则上要求移植后株间可以交叉,但行间要保留40cm~50cm的间隔。
5.6栽植时期
落叶后或春季发芽前栽植。落叶后栽植仅限于露地能越冬的地区和冬季进行设施覆盖的园地。
5.7栽植方法
按设计的株、行距沿定植行挖宽80cm、深60cm定植沟,回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