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考申论解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2国考申论解析
一一、、资资料料分分析析题题
1、 【给定资料】
近年来,在发展边境少数民族地 教育的过程中,地处西南边境的乙县坚持“调整一些不合理校点布局,逐步推进寄宿制办学”的工作思路,
特别是结合国家在乙县实施的“西部地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对本县的学校布局进行调整。通过该工程的实施,乙县各乡镇学校布局更加
合理,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办学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乙县在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的同时,注意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关心
和支持,努力把寄宿制学校办成群众满意,家长放心,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学校。
撤并教学点,意味着自己的子女要去更远的地方读书,来回的交通又不方便,难免会让家长心存疑虑。乙县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
宣传媒体,开辟“创建”专栏,还利用挂横额、张贴标语、出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创建寄宿制学校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动员社会各
方面的力量都来关心、支持创建工作。县教育局、乡镇政府干部牵头,带领教师和村干部分头走访学生家长,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并做好摸底
工作。通过宣传发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乙县把创建寄宿制学校作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重点工作来抓,有效利用各方面条件,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积极为农村教育的发展
创造条件。一是充分利用“义教工程”、边境建设大会战教育建设项目、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项目的资金投入,完善了学校的各项设施。几年
来,共投入资金4379万元,建设了教学用房56幢,学生宿舍楼89幢,学生食堂79幢,学生厕所73间。二是推进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统筹
规划学校布局。针对农村校点多、规模小、难以实现有限资源优化配置的情况,乙县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按照人口自然分布、统筹规划学校布
点的原则,把办学的规模效益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重要目标。
乙县的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先易后难、逐步实施、规模办学,提高了效益,盘活了教育资源。在着力于调整中小
学布局、撤并教学点工作进程中,根据当前政府财力和群众承受能力,重点建设一些试点学校,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实践模式。其一,联村办寄
宿制学校。随着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学校生源减少,村村办学校的现象将成为历史,联村办学势在必行。如响水镇棉江、四清、高峰、红阳
等村由于靠近设施完善、教学质量好的鸣风中心小学,乙县便利用“义教工程”43万元资金,在鸣凤中心小学建起了学生宿舍楼、教学综合楼和
学生饭堂,扩大学校规模,将其建成寄宿制学校。其二,创办民族寄宿制学校。乙县武德、金龙、水口等3个乡镇同属边境乡镇,部分村屯由于
地处边远山 ,交通不便,许多适龄儿重不能按时入学读书。为了解决他们的入学难问题,乙县在武德乡中心小学创建了寄宿制学校,招收武
德、金龙、水口等3个乡镇部分村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国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学生统一到校寄宿就读,实行封闭式管理。目前,该校有
在校生752人,寄宿生532人,近十年来共培养了100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其三,创建边境形象学校。乙县抓住边境大会战教育项目建设工程实
施的机会,积极筹措经费,重点建设一批国门学校,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现在水口镇罗回中心小学、彬桥中心小学在校生均在500人以上,
寄宿生达150多人;水口中学、彬桥中学的寄宿生均超过400人。
【问题】
乙县政府拟进一步宣传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请根据“给定资料”,以县教育局的名义草拟 《给各村中小
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要求:
(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用语得体,通俗易懂;
(3不超过400字。
输入答案内容...
【答案】
给给各各村村中中小小学学生生家家长长的的一一封封信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
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县各乡镇学校的办学条件,调整一些不合理的校点布局,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我县正在逐步推进寄
宿制学校建设。
在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的过程中,我县充分利用多种项目资金投入,建设和完善了各项基础设施,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改
善。此外,我县从自身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学校布局,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我县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重点建设了一批联村办寄宿制学校、民族寄宿制学校、边境形象学校等试点学校,使学
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解决了边远山 交通不便、适龄儿童上学难等问题。寄宿制试点学校的成功,说明了“推进寄
宿制办学”的工作思路是正确的。
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