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总结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工作流、信息流、物料流、资金流的协调与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吧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至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通过协调供应链成员的业务流程,让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物料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能高效率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
简述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供应链管理和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1供应链管理吧供应链中所有的节点企业看做是一个整体,供应链管理涵盖整个物流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只能领域过程。2供应链管理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供应”是整个供应链中节点企业之间事实上共享的一个概念,同时它又是一个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概念,因为他影响或决定了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和市场占有份额。3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之处是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而不是单个企业的各自为政或者是简单的业务衔接。4供应链管理的本质,通过与合作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趋实现高水平的客服服务,而不仅仅通过传统的业务合同实现企业之间的往来。
供应链具有哪些类型?请举例(为避免误导大家,请自我举例)说明。
1稳定的和动态的2平衡的和倾斜的3效率性和响应性4敏感性
如何理解响应性和效率性供应链之间的区别?在目前市场竞争剧烈、顾客化需求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哪种供应链具有更大的适应性?效率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物料转换功能,即已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半成品、产品,并完成在供应链中的运输、配送等活动;响应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对市场需求的响应功能,即把产品分配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市场,对未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等。
实现集成化供应链管理要解决哪些问题?如何分步骤地实现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各阶段的管理核心(百度不出来,书上不明确,请慎重)?
问题主要包括:供应链的高成本,库存水平过高,部门之间的冲突,目标重构,产品生命周期变短,外部竞争加剧,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价格和汇率的影响,用户的多样化要求等等。分步骤五阶段(管理核心):阶段1基础建设。质量管理2职能集成。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3内部供应链集成。内部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用户 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用户
推动式以制造商为核心,产品生产出来后从分销商逐级推向用户。分销商和零售商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各个企业之间的集成度较低,通常采取提高安全库存量的办法应付需求变动,因此,整个供应链上库存量较高,对需求变动的响应能力较差。拉动式驱动力产生于最终用户,整个供应链的集成度较高,信息交换迅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实现定制化服务。采取这种的库存量较低。
供应链运作中的不协调的现象:牛鞭效应 曲棍球棒现象双重边际效应
牛鞭效应的原因:(1)需求预测修正(2)产品定位策略导致订单规模的变动性(3)分摊订货成本(4)补货供给期延长(5)短期博弈。 系统原因有订货周期和供应链的层次结构,非系统原因是指经营中供应链各成员的有限理性或非理性行为。
缓解方法有(1)提高供应链企业对需求信息的共享性(2)科学确定定价策略(3)提高运营管理水平,缩短提前期(4)提高供应能力的透明度(5)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第四章
供应链设计步骤:(1)分析市场竞争环境(2)总结分析企业现状(3)提出供应链设计(4)建立供应链设计目标(5)分析供应链的组成(6)分析和评价技术可能性(7)设计和产生新的供应链(8)检验新的供应链(9)完成供应链设计。
供应链设计的原则:(1)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设计相结合的设计原则(2)简洁性原则(3)集优原则(互补性原则)(4)协调性原则(5)动态性原则(不确定性原则)(6)创新性原则(7)战略性原则.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定义: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
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制约因素:良好的供应链合作关系首先必须得到最高管理层的支持和协商,并且企业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
1战略分析阶段,需要了解相互的企业结构和文化,消除社会、文化和态度之间的障碍,并适当地改变企业的结构和文化,同时在企业之间建立统一、一致的运作模式和体制,消除业务流程和结构上存在的障碍。
2合作伙伴评价和选择阶段,总成本和利润的分配、文化兼容性、财务稳定性、合作伙伴的能力和定位、管理的兼容性等将影响合作伙伴的建立。
3到了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实质阶段,需要进行期望和需求分析,相互之间需要紧密合作,加强信息共享,互相提供技术交流和设计支持。
4在实施阶段,相互之间的信任最重要,良好愿望,柔性,解决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