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第2章 嵌入式软件的开发过程.ppt
逻辑V模型在嵌入式系统的过程模型中,不同学科子系统的划分及其整合,经常会采用逻辑V模型。2.跨企业的开发与同步工程(1)由于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一个企业很难完全独立开发一个系统,所以,跨企业开发、企业合作是很现实的问题。例如:在汽车工业中,开发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就要与供应商建立密切的联系。(2)跨企业的开发要明确工作责任、工作分配、接口定义、整合机制。(3)同步工程是指跨企业开发中任务的并行化,以便缩短开发时间。(4)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复杂度的上升,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开发组织进行协同工作。与汽车供应链一样,会存在多级依赖关系。未来的趋势是,预先做好的元件将更多地应用到嵌入式系统中。长生命周期跨企业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过程的特点多学科开发非功能性特征经济性3.非功能性特征(1)非功能性特征包括实时性、可靠性、容错性、安全性等,它们在嵌入式软件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例如:实时性在机器人控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可靠性、容错性、安全性在安全要求严格的应用上(如飞机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2)可使用性、人体工程学等一些非功能性特征,在嵌入式环境中的作用比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更加重要。(3)嵌入式系统必须是无差错的:一方面,用户期待一个正确运行的系统;另一方面,软件的更换有时是很昂贵的,因而不会对软件进行维护。(4)高质量的嵌入式软件是通过提前识别、或系统地避免错误而得到的。因此,错误发现、错误消除、避免发生错误的策略应该是整个开发过程的组成部分。长生命周期跨企业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过程的特点多学科开发非功能性特征经济性4.经济性(1)嵌入式系统市场是信息领域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由此产生了开发时间短、生产成本低的要求。(2)由于有经济性方面的要求,所以要特别注意开发的可计划性和可控制性。这可以通过定量测量来实现。(3)通常情况下,生产成本主要是由硬件的价格决定的,这些成本可以通过限制硬件资源(如存储器容量、能量消耗、计算能力方面)得到降低。(4)软件开发也必须与降低成本相适应,比如采用最优化步骤。长生命周期跨企业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过程的特点多学科开发非功能性特征经济性5.长的产品生命周期(1)长的产品生命周期是多种嵌入式系统的特征。例如:在汽车制造业,大概用3年的时间进行开发,用7年的时间进行生产,用15年的时间进行运营与服务。这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总计为25年。(2)在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较长的产品生命周期,特别是开发过程必须与维护过程和服务过程相协调。(3)在开发嵌入式软件时,要考虑到电子元件的更新。这可以通过标准化的结构、通过与硬件无关的编程来实现。长生命周期跨企业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过程的特点多学科开发非功能性特征经济性2.4特定领域过程模型的建立对嵌入式软件的开发来说,不存在无限制应用的标准过程。嵌入式软件的开发需要一种有效的开发过程,这个开发过程应与开发组织的特点及约束条件(应用领域、技术特点等)相适应。开发过程模型一般有2种:规范性模型、描述性模型。规范性模型:从理论分析获得模型,即过程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在这里,现有的符合嵌入式软件规范的过程模型可以用做原型。描述性模型:建立在对实际执行过程的观察基础之上。在定义过程时,可以将这两种方法进行组合。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第2章嵌入式软件的开发过程本章内容:2.1嵌入式软件开发过程的研究意义2.2软件过程模型2.3嵌入式软件开发过程的特点2.4特定领域过程模型的建立2.1嵌入式软件开发过程的研究意义1.嵌入式软件的市场意义:产品功能更多地由嵌入式软件来实现。2.嵌入式软件面临的挑战:成本压力上升,创新周期缩短,质量要求更高。3.常常出现的问题:软、硬件开发不协调,低估成本,没有达到质量目标。4.产生问题的原因:嵌入式软件的开发不是按工程标准进行的。研究嵌入式软件开发过程的意义1.按工程标准开发软件。嵌入式软件按显式的过程模型来设计,可以改善软件的生产力、质量以及可预测性。2.按照成熟度模型评价软件企业。成熟度模型是对软件开发组织的评价标准,开发过程的显式表达是过程改善的重要前提。3.为一个软件开发组织或项目找到合适的开发过程。对软件项目的开发而言,不存在普遍的开发方法,也不存在最优的开发方法,只有合适的开发方法。开发过程总是与项目目标相协调,与开发环境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