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培训资料--年轻女性宫颈疾病的诊治与.ppt

发布:2016-08-12约5.85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宫颈微小浸润癌(分期Ⅰa) ①无论是鳞癌患者腺癌患者,如果切缘没有病变,没有血管或淋巴侵犯,宫颈管诊刮(ECC)阴性,分期为FIGO Ia1 时,这些患者淋巴结转移率<5%,疾病复发的危险性低。可行保留生育/生理功能的手术,行宫颈广泛切除术+腹腔镜盆腔淋巴结/前哨淋巴结的切除。 ②对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保留卵巢。 2.早期宫颈癌(Ib-IIa) 原则上应终止妊娠后,治疗同非妊娠患者。 3.IIb期以上的晚期宫颈癌患者 应首选放射治疗,包括腔内后装和外照射治疗,治疗的时机根据胎儿能否存活而定。 ①若胎儿能存活,可先剖宫产,然后放疗; ②若胎儿不能存活,应根据孕周决定放疗时 机。 放疗: ①早中期妊娠 宜直接行放疗,一般于放疗后的20~24天,放疗量达34Gy(25~40Gy)时,可造成流产,并于流产后3d继续治疗;中期妊娠,行剖宫产取胎术,术后2周开始放疗。 ②晚期妊娠 处理较复杂,观点不一。有主张延迟至胎儿存活后行剖宫产,也有学者认为晚期宫颈癌不宜延迟治疗,应尽早放疗,需进一步探讨。 化疗: Siivanesaratnam等认为,妊娠12周以内,化疗易至胎儿畸形,妊娠12周以上,化疗的毒副作用较大,影响胎儿发育,因此,不主张化疗。 Marana等对1例宫颈鳞癌IIb期患者在孕14周时用DDP和BLM化疗,至孕38周,新生儿健康,随访至3岁,未发现异常,其认为中期妊娠后,化疗对胎儿的影响不大,但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年轻女性宫颈疾病的诊治与处理问题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王海云 一 年轻妇女CIN和宫颈癌 近年来年轻妇女患宫颈癌的发生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HPV感染高峰在20-25岁 CIN高峰年龄在30-34岁 宫颈癌发病高峰年龄提早10岁,为45-55岁 值得关注。 为了与常见宫颈癌相区别,习惯将年龄小于35 岁的宫颈癌患者称之为年轻妇女宫颈癌。 Elliot 等报道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生率 20 世纪50 年代为9% 80 年代已上升为24%。 迄今国外文献报道的最年轻的宫颈癌患者的年龄为15 岁。 宫颈癌年轻化趋势的原因 ①性自由的增长,性传播疾病( STD) 的发病率增加; ②年轻妇女免疫系统不成熟,宫颈易受病毒感染,尤其是HPV 感染,现已证实HPV 感染对宫颈癌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③防癌普查意识的加强,使更多的年轻妇女宫颈癌得以诊断和治疗。 目前卫生部推荐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模式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方法TCT、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2 的应用,使宫颈疾病患者能在较早的时间内得到诊断,极早的发现宫颈癌。 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一些特点 1 年轻妇女HPV感染率和CIN 的发生率增加 近年来在年轻妇女中,宫颈的异常巴氏涂片与CIN 3 的发生率均有所增加,一方面仍然与传统宫颈癌发生的因素,如初次性交年龄、多个性伴侣、 多产以及社会经济低下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更与性行为、生殖道病毒感染、性病、口服避孕药、吸烟等因素密切相关。 拥有≥10 个性伴侣者较1 个性伴侣者的患病相对危险性高3倍以上。 初次性交年龄为16 岁者, 其患病相对危险性是20 岁以上者的2 倍。 如果初次性交年龄在15 岁以前且有≥6 个性伴侣者, 其患宫颈癌的危险性将增加5~10 倍。 初次性生活年龄小或有多个性伴侣是导致CIN发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人乳头状瘤病毒能广泛感染人类和动物,绝大多数HPV 对皮肤和粘膜上皮具有特殊的亲嗜性。生殖道致瘤性HPV 往往感染宫颈的移行带上皮,它们在上皮内感染后,在细胞核中复制。高危型HPV 的E6 蛋白与P53 结合导致P53 失活,并促进其在细胞内的降解。P53 的降解失活阻碍细胞对DNA 损伤的反映, 由此导致遗传性状改变的积累,进而产生恶变的基因型,导致宫颈上皮细胞的恶性增生。 吸烟者患CIN 与宫颈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 倍。 在口服避孕药时间≥8 年的年轻妇女, 其患CIN与宫颈癌的危险性增加了2.2 倍 WHO 的研究指出口服避孕药与CIN 及宫颈癌之间有一个轻度增加的相关危险性。 2 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生率与死亡比增加 有关年轻妇女宫颈癌的死亡比增加,最早是英国学者于1978 年报道的, 当时尽管英国宫颈癌的总的死亡比已经减少了11. 8% ,但是年轻妇女宫颈癌的死亡比却在6 年内增加了1 倍,1964 年死亡35 人,而到1986 年已死亡129 人。同期内,浸润性宫颈癌患者的发病年龄从平均50 岁下降为35 岁。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有相同结果的报道。 3 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