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历史
初中毕业暨升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19世纪60—90年代,李鸿章等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与之对应的实践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乃学问为急务。”为此,日本明治维新推行()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军事改革 D.文明开化
3.“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文中包含秦在文化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是()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车轨 C.统一货币 D.统一文字
4.伦敦战争博物馆“第一次世界大战展厅”的开篇处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战争曾是侠义的斗争,那现在它是一场卑鄙的屠杀。”下列事件能充分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C.美国参战 D.俄国退出一战
5.1992年俄罗斯煤、石油、煤气价格较上一年度上涨4倍,居民用电、药品和医疗用品价格上涨3倍,面包、牛奶、植物油以及供暖价格上涨2倍。材料反映俄罗斯()
A受到苏联解体冲击 B.坚持计划经济体制
C.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D.丧失世界大国地位
6.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则是一次“飞跃”。这里的“飞跃”是指辛亥革命
A.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B.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推翻了封建制度 D.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7.我因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于2021年5月2享年91岁,巨星陨落,山河同悲,对袁隆平评价恰当的是
A.隐姓埋名、两弹元勋 B.青蒿济世、科研报国
C.杂交水稻、泽被苍生 D.九天揽月、太空漫步
8.罗斯福新政采取了调节与控制工业生产、整顿银行、补贴农业等一系列措施来摆脱经济危机。这些措施突出特点是()
A.放任经济自由发展 B.国家干预经济运行
C.调整资本主义制度 D.遏制法西斯势力
9.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PCE)认为“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这一趋势是
A.欧洲国家走向联合 B.国际贸易网络化 C.世界政治多极化 D.世界经济全球化
10.下面示意图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的成就。这些成就()
A.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B.标志中国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C.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D.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11.下图为“1978—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曲线图”(单位:亿吨)。造成此变化主要原因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进行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全国范围内完成土地改革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2.下图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下列从图中提炼的相关信息,最能体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特点的是()
A.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都是封建制度的阻碍
B.革命过程中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献
C.这些文件制定都受到了文艺复兴的影响
D.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都十分顺利
二、非选择题(36分)
13.危与机往往并存,转危为机需要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19世纪(中期),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但改革计划在不同国家效果也截然不同……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表
年份项目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摘编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材料三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予以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演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社会面临的共同的外部挑战是什么?对此,日本政府启动了什么“改革计划”?
(2)根据材料二提取苏俄(联)的粮食产量变化的信息。结合所学分析1921年以后,苏俄(联)的粮食产量的变化与哪一具体措施有关。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罗斯福政府为了“使人民有工作可做”采取了哪一具体举措?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