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大转变调查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社会治安大转变调查报告
篇一:社会治安调查报告
关于我区社会治安工作开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2009年11月24日)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安排,10月下旬,法工委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对我区社会治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期间,听取了区公安分局、基层派出所近年来治安工作情况汇报,召开了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深入到社区、学校、企业等单位进行了走访调查。现将这次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社会治安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奥运安保、建国六十周年大庆重大政治活动,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特别是我区公安机关以创建平安魏都为载体,以保卫城乡居民群众安居乐业为己任,以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中心,以打造一支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公安队伍作保证,严格履行打击与保护的职责,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专项整治,加强防控,积极参与处置群体性事件,在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政治大局的稳定。全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成效明显,
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社会治安状况满意度显著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提高综合打击效能为重点,促进治安好转。全区深入开展了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各类暴力犯罪,对一些有影响的恶性案件特别是命案,做到集中全力快速侦破,今年新发命案破案率达到百分之百。坚持除恶务尽、露头就打方针,深挖细查,打掉涉黑犯罪团伙8个。对“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始终保持凌厉攻势,相继打掉了一些飞车抢夺、攀爬入室盗窃犯罪团伙。加大巡逻防控密度,坚持把警力摆在易发案的场所和部位,努力做到“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最大限度地震慑了犯罪,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以严密治安防控为重点,遏制刑事发案。针对刑事发案的特点规律、分析治安问题的滋生原因,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不断加强重点场所、部位、区域和行业的管理防控。区政府出资招聘人员,组成治安联防队,由派出所民警带领开展社区巡逻。组织街道社区和相关部门,对城区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开展了全面清查。公安、文化、工商等主管部门加强了对歌厅、网吧、旅店等重点行业场所的管理,特别是对网吧坚持实名登记、信息留存、视频监控、零点断网,对违法违规经营发生重大刑事案件的网吧坚决吊销许可证件,由网吧引发的治安案件明显减少。建立了城区道路视
频监控系统,覆盖主城区主要交通路口,严密了街面、路面、交通路口、治安卡口的防控,有效遏制了刑事案件的发生。
(三)以服务经济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优化发展环境。坚持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障民生,优化发展环境。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及企业周边环境开展了集中整治,一手抓宣传教育,一手抓重拳打击。仅今年以来,破获侵害企业、重点项目建设的各类刑事案件58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狠抓了社区警务建设,建社区警务室58个,加强警务室装备,推进警力下沉,开通了“片警在线”,零距离接触百姓,社区警务成为维稳、防控和打击的第一道防线,成为社会治安的“桥头堡”,不仅夯实了公安工作的根基,也成为密切警民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四)以作风教育整顿和提高干警素质为重点,加强队伍建设。始终把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深入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努力提高广大干警的政治业务素质。坚持从严治警,先后开展了作风建设年活动和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通过作风教育整顿,干警的执法行为更加规范,执法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同时加强执法监督,严格办案程序和标准,健全和落实执法责任、执法质量考评体系,从制度上防止了违法问题的发生,队伍建设连续四年实现“零违纪”,维护了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实现了公安工
作和队伍建设的双丰收。近年来,区公安分局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8项,民警个人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29人,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二、社会治安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社会治安问题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和直观体现。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环境下,我区社会治安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突出刑事犯罪不容忽视。虽然近年来全区刑事发案总体平稳,总量略有上升,但入室盗窃、街面两抢、街头诈骗等侵财案件占全部刑事案件的比例较大,这类案件多为外来流窜、团伙作案,公安机关应对新形势下职业化、流窜性、高智能犯罪的发现和打击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二)治安基层基础有待加强。虽然近年来治安防控基层基础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还不够到位,缺乏长效机制,个别单位综治工作流于形式,特别是一些无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