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单元思维导图.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声现象
二、光现象
透镜及其应用
物态变化
电流和电路
六、电压和电阻
七、欧姆定律
八、电功率(一)——电能与电功率
八、电功率(二)——电热与安全用电
九、电与磁
十、信息的传递
十一、多彩的物质世界
十二、运动和力
十三、力和机械(一)——常见的力
十三、力和机械(一)——简单机械
十四、压强和浮力(一)——压强
压强和浮力(二)——浮力
十五、功和机械能
十六、热和能
十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意义 决定 波形 可闻声波:
20-20000Hz
超声波:20000Hz
次声波:20Hz 音调 高低 频率 疏密 响度 大小 振幅、距离 高低 音色 品质 材料、结构 形状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 大小 倒正 虚实 u>2f f<v<2f u=2f =2f f<u<2f >2f u=f u<f 放大 正 虚 放大镜
中考物理复习单元思维导图
28
长度的测量
误差和错误
体积的测量
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
单位: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μm=10-6m 1nm=10-9m(科学记数法)
方法
(刻度尺)
常规:一认、二选、三放、四看、五读、六记
特殊:累积法、替代法、间接法
区别: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改进实验方法、
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
单位:1mL=1cm3=10-6 m3 1L=1dm3=10-6 m3
工具:量筒 量杯
方法:看清量程和分度值、视线与凹面或凸面相平
质量(m)
质量的概念
质量的测量
单位:1t=103kg 1g=10-3kg 1mg=10-6kg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特点:物体的固有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工具:托盘天平、物理天平、杆秤、案秤等
托盘天平使用:先放平,游码左移零,螺母来调平,左物右码要记清,先大后小镊取码,平衡质量加游码
密度(ρ)
密度的概念
密度的测量
密度的计算
定义: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
公式:ρ= 单位:1g/cm3=1.0×103kg/m3
特点: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但与状态、温度有关.
鉴别物质:ρ=
求质量:m=ρV
求体积:V=
固体
液体体
规则:天平、刻度尺
原理
ρ=
不规则:天平、量筒
天平测质量:质量差法
量筒测体积
物态变化
温度
六种变化
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摄氏度(℃)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
凝固
液化
汽化
凝华
升华
吸热
放热
温度计
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分类
实验室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可离开人体读数
细管
使用:估、选、浸、等、读
机械运动
测量
运动的快慢
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情况时选取的标准
运动的描述
长度测量
单位及换算
刻度尺的使用
时间测量
单位:h min s
工具:停表
读数:小圈分钟,大圈秒,
短针是否过半是关键
速度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匀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
意义:描述运动的快慢
理解:平均快慢程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计算: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
测量:原理、器材、步骤
公式:v= 单位:1m/s=3.6km/h
产生原因:振动
条件:介质
产生与传播
形式:声波
传播
一般v固 v液 v气
速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