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黄石文综卷(含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届黄石高三统一测验文科综合试题
第I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下图示意某年我国部分省区的单位面积煤炭消耗量。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判断,N省区最可能是
A.上海 B.重庆
C.山西 D.四川
2.控制图中省区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合理措施有
①将耗煤量大的企业外迁
②提高燃煤脱硫技术水平
③改变较单一的能源消费结构
④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总量控制与达标排放
⑤扩大城区水域面积,形成环城水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右图为某半岛沿不同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山地的走向是
A.东北——西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南北走向
4.该半岛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大致是
A.由南向北减少
B.由西向东减少
C.由北向南减少
D.由东向西减少
下图为冬季某日某时的天气系统,该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回答5~6题
5.此时甲城
A.位于低压槽,为阴雨天气
B.位于高压脊,为晴朗天气
C.位于冷锋锋前,为晴朗天气
D.位于暖锋锋后,为阴雨天气
6.甲城市在未来30小时内[来源:]
A
B.空气湿度由较湿润转为较干燥
C.风力略有增加,气压略有下降
D.天气由晴朗转阴雨,再转晴朗
右图是2013年甲、乙、丙三个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动图,读图回答下列7~8题
7.甲、乙、丙三个城市中市区人口数量最多与最少的是
A. 甲 乙 B. 甲 丙
C. 丙 乙 D.乙 甲
8.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城市群与城市带,人口变动出现城--城流动现象,对城--城流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 人口快速增长 B. 产业快速转移
C.城际高速交通 D.通讯方式便捷
下图为位于同一大洲的同一气候类型区的四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9~11题
9.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可能位于亚马孙平原 B.乙地可能位于巴西高原
C.甲地热带雨林广布 D.乙地河流汛期较甲地短
10.关于丙、丁两地降水异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丙地雨季较长,受赤道低压带影响时间更长
②:丁地降水较少,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时间更长
③:丙地4~10月主要受东北信风控制
④:丁地11~2月主要受东南信风控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图中四地的人文地地理特征,共同的是
A.农业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B.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
C.农产品商品率都高 D.以白色人种为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3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南美洲秘鲁国及周边地图
材料二:
秘鲁首都利马全年干旱少雨,以“无雨之城” 闻名世界。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位于山间高原,湖区周围高山环绕,湖面海拔达3821米,面积约为8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40-180米。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
(1)简述影响秘鲁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6分)
(2)分析利马成为“无雨之城”的主要原因。(6分)
(3)简要说明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的主要原因。(6分)
(4)比较图中①②两处流水作用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8分)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苹果优势产区分布和图中乙地丘陵地区夜间等压面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并大量外销。苹果树要求冬无严寒,冬季极端低温不低于-12℃,生长期一般为每年的4月~10月。甲地苹果在外表色泽上呈全红,但乙地苹果有较高的含水量,口感更清脆。
(1)与甲地相比,简析乙地发展苹果种植业的优势条件。(8分)
(2)从环境角度指出在甲省大力种植苹果树给河流带来的有利影响。(6分)
(3)乙地丘陵地区的果树通常种植在山腰地带而不是谷地,以保证果树的安全越冬和早开花。试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6分)
42、(10分)【旅游地理】
稻城,古名“稻坝”,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东侧,属康巴藏区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原本只是一座位于四川西南的边远小城,却因被认为是“最后的香巴拉”而成为国内背包客心目中的圣地。这里有超越你想象的辽阔的地域、绵延的山脉、丰腴的草场、清澈的溪流、圣洁的雪山和热情质朴的康巴人。右图为稻城自驾游景点分布图。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游的优势条件。(6分)
(2)说明自驾游过程中应注意的旅游安全问题。(4分)
4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