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题(附答案).docx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针刺类操作使用的针具应一人一用一灭菌,可选择的灭菌方法不包括()
A.压力蒸汽灭菌
B.环氧乙烷灭菌
C.戊二醛浸泡灭菌
D.含氯消毒剂浸泡灭菌
答案:D
2.艾灸过程中,为防止艾灰掉落引起烫伤和火灾,应使用()
A.一次性艾灸盒
B.金属艾灸盒
C.木质艾灸盒
D.塑料艾灸盒
答案:B
3.拔罐器具使用后,应先清洁再消毒,可选用的消毒剂是()
A.75%乙醇
B.含氯消毒剂
C.碘伏
D.以上均可
答案:D
4.穴位敷贴使用的敷贴材料,如胶布等应符合()要求。
A.无菌
B.清洁
C.消毒
D.卫生
答案:A
5.中医医疗技术操作场所的物体表面消毒可选用()
A.含氯消毒剂擦拭
B.紫外线照射
C.臭氧消毒
D.以上都是
答案:D
6.进行中医针刺操作时,操作人员的手卫生应遵循()
A.洗手
B.卫生手消毒
C.外科手消毒
D.先洗手,再卫生手消毒
答案:D
7.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
A.针刺部位发生脓肿
B.艾灸后皮肤轻微发红
C.拔罐后皮肤水疱感染
D.穴位敷贴处皮肤过敏继发感染
答案:B
8.中医医疗技术操作使用的无菌物品存放环境温度应控制在()
A.18-22℃
B.22-24℃
C.24-26℃
D.26-28℃
答案:A
9.对于使用后的针灸针具,应放置在()中。
A.利器盒
B.普通医疗垃圾桶
C.生活垃圾桶
D.塑料盒
答案:A
10.拔罐操作时,若皮肤有破损,应()
A.正常拔罐
B.避开破损部位拔罐
C.消毒后拔罐
D.加大拔罐力度
答案:B
11.中医医疗技术操作场所的空气消毒,如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照射时间应不少于()
A.30分钟
B.60分钟
C.90分钟
D.120分钟
答案:B
12.穴位注射使用的注射器应()
A.一人一用一更换
B.多人共用一支
C.消毒后重复使用
D.只要药液相同可共用
答案:A
13.下列关于中医医疗技术操作人员着装要求,错误的是()
A.应穿工作服
B.可佩戴戒指进行操作
C.操作时应戴口罩
D.指甲应剪短
答案:B
14.用于中医医疗技术的消毒剂应()监测其浓度。
A.每天
B.每周
C.每月
D.每季度
答案:A
15.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过程中,若发生锐器伤,应立即()
A.挤压伤口
B.用清水冲洗伤口
C.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血液,再用流动水冲洗,然后消毒包扎
D.直接包扎伤口
答案:C
16.中药熏蒸治疗时,熏蒸容器应()清洁消毒。
A.每次使用后
B.每天使用后
C.每周使用后
D.每月使用后
答案:A
17.中医推拿按摩操作前,按摩介质应()
A.保证清洁
B.多人共用一瓶
C.只要外观无异常可继续使用
D.不用考虑其质量
答案:A
18.对于疑似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病例,应()
A.继续观察
B.立即停止相关操作,进行评估和处理
C.加大治疗力度
D.不做特殊处理
答案:B
19.中医医疗技术操作使用的棉球、纱布等应()
A.一人一用一更换
B.多人共用一包
C.消毒后重复使用
D.只要未用完可继续使用
答案:A
20.下列哪种中医医疗技术操作不需要戴无菌手套()
A.针刺操作
B.穴位注射
C.拔罐操作
D.深部穴位埋线
答案:C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答案:标准预防、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安全操作
2.针刺类操作的环境要求,治疗室应保持_______、_______,每日至少进行_______次空气消毒。
答案:清洁、通风、2
3.艾灸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_______和_______情况,防止_______和_______等意外发生。
答案:反应、局部皮肤、烫伤、火灾
4.拔罐器具的材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玻璃、竹罐、陶罐
5.穴位敷贴使用的药物应新鲜配制,注意_______、_______,防止_______。
答案:保存、有效期、变质
6.中医医疗技术操作人员应掌握_______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_______规范。
答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规程
7.无菌物品应存放于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按_______顺序使用。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