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砌体工程-施工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

发布:2018-10-25约2.8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砌体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砌体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其他内墙采用灰砂砖,天面层以上墙体采用轻质砖砌块,强度等级为MU10,±0.00以下用M7.5水泥砂浆砌筑。除注明外,外墙、梯间、分户墙厚180,其他的内隔墙12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灰砂砖容重应≤18KN/M3,轻质砌块容重应≤12KN/M3; 2、钢筋混凝土墙或柱与砌体用2Φ6钢筋连结,该钢筋沿钢筋混凝土墙或柱高度每隔500预埋,锚入墙或柱内200,按抗震构造时外伸1000,非抗震构造时外伸500,若墙垛长度不足时,末端弯直; 3、当墙长度大于5米或端部没有钢筋混凝土墙柱时,应于墙中部及端部设置构造柱,柱断面为墙厚×200,中置4Φ12钢筋,箍筋Φ6@200,构造柱设置,应先砌筑墙体后浇筑构造柱,构造柱主筋应预先预埋; 4、高度超过4米得180砖墙及高度超过3米得120砖墙,需在墙高中部(或门洞上皮)设置4Φ8钢筋及箍筋Φ6@200,梁纵线钢筋应锚入两端的钢筋混凝土柱内; 5、填充墙或隔墙顶部斜砖必须逐块敲紧砌实,砂浆满填,且须待下部砌体沉实后(一般五天左右),在砌顶部斜砖。砖内墙的门洞、窗洞或设备留孔,其洞均需设钢筋混凝土过梁,除图上另有注明外,统一按下表选用: 洞宽L(mm) 梁高(mm) 梁宽(mm) 支座长(mm) 钢筋 面筋 底筋 箍筋 L1000 120 墙宽 240 2Φ10 2Φ10 Φ6@200 1000﹤L≤1500 180 墙宽 240 2Φ10 2Φ12 Φ6@200 1500﹤L≤2000 240 墙宽 240 2Φ10 2Φ12 Φ6@200 2000﹤L≤2500 240 墙宽 240 2Φ10 2Φ14 Φ6@200 2500﹤L≤3000 300 墙宽 360 2Φ10 2Φ16 Φ6@200 3000﹤L≤4000 400 墙宽 360 2Φ10 2Φ18 Φ6@200 6、当洞顶至结构梁(或板)底高度小于上述的钢筋混凝土过梁高度时,过梁与结构梁(或板)浇成整体。 基本规定 砌筑基础前,应校核放线尺寸,允许偏差符合表1规定 防线尺寸的允许偏差 表1 长度L、宽度B/m 允许偏差/mm 长度L、宽度B/m 允许偏差/mm L(或B)≤30 ±5 60﹤L(或B)≤90 ±15 30﹤L(或B)≤60 ±10 L(或B)﹥90 ±20 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线外墙面不应小于50mm,洞口净宽宽度不应超过1m。临时施工洞口应做好补砌。 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 eq \o\ac(○,1)120mm厚墙和独立性; eq \o\ac(○,2)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eq \o\ac(○,3)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eq \o\ac(○,4)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范围内 eq \o\ac(○,5)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 尚未施工楼板或屋面的墙或柱,当可能遇大风时,其允许自由高度不得超过超过 表2的规定。如超过表中限值时,必须采用链式支撑等有效措施。 表2 墙(柱)厚/mm 砌体密度﹥1600kg/m3 砌体密度1300~1600kg/m3 风载/(kg/mm2) 风载/(kg/mm2) 0.3 (约7级风) 0.4 (约8级风) 0.5 (约9级风) 0.3 (约7级风) 0.4 (约8级风) 0.6 (约9级风) 190 - - - 1.4 1.1 0.7 240 2.8 2.1 1.4 2.2 1.7 1.1 370 5.2 3.9 2.6 4.2 3.2 2.1 490 8.6 6.5 4.3 7.0 5.2 3.5 620 14.0 10.5 7.0 11.4 8.6 5.7 搁置预制梁梁、板的砌体顶面找平,安装时应座浆。当设计无具体要是时,应采用1:2.5的水泥砂浆。 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分为三级,并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施工质量控制 A B C 现场质量管理 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非施工方质量监督人员经常到现场,或现场没有常驻代表;施工方有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人员齐全,并持证上岗 制度基本健全,并能执行;非施工方质量监督人员间断地到现场进行质量控制;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并持证上岗 有制度;非施工方质量人员很少作现场质量控制;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砂浆、混凝土强度 试块按规定制作,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小 试块按规定制作,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小 试块按规定制作,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大 砂浆拌合方式 机械搅拌合;配合比计量控制严格 机械搅拌合;配合比计量控制一般 机械搅拌合;配合比计量控制较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