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业科技合作研发保密协议.doc

发布:2025-02-08约2.9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业科技合作研发保密协议

合同编号:__________

甲方(提供方):

甲方名称:

甲方地址:

甲方联系方式:

甲方联系邮箱:

乙方(接收方):

乙方名称:

乙方地址:

乙方联系方式:

乙方联系邮箱:

一、总则

1.协议背景

鉴于甲、乙双方在农业科技领域具有共同的合作意向,为了保护合作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保密信息,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2.协议目的

本协议的目的在于明确双方在合作研发过程中对于保密信息的保护责任和义务,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二、定义与解释

1.定义

(1)“保密信息”指在本协议生效后,甲方向乙方披露的,或者乙方在合作研发过程中了解到的,与甲方的业务、技术、产品、研发等相关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技术资料、研究成果、商业计划、客户名单、财务信息等。

(2)“接收方”指本协议中接收保密信息的一方,即乙方。

(3)“提供方”指本协议中向对方披露保密信息的一方,即甲方。

2.解释

(1)本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阅读而设,不应影响本协议的解释和理解。

(2)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本协议中使用的单数形式的词语应包括复数形式,反之亦然。

三、保密信息的范围

1.保密信息的界定

(1)保密信息应具有保密性,即该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且甲方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

(2)保密信息应与双方的合作研发项目直接相关,或者是甲方在合作过程中向乙方披露的其他信息。

2.保密信息的示例

(1)双方在合作研发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文档、实验数据、研究报告等。

(2)甲方的商业秘密,如市场计划、营销策略、客户名单等。

(3)甲方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技术诀窍等。

四、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接收方的保密义务

(1)乙方应妥善保管甲方披露的保密信息,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防止保密信息的泄露、滥用或被未经授权的访问。

(2)乙方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转让或允许第三方使用甲方的保密信息,除非得到甲方的书面同意。

(3)乙方应仅将保密信息用于双方合作研发项目的目的,不得将其用于其他任何目的。

2.提供方的义务

(1)甲方应向乙方提供必要的保密信息,以保证乙方能够顺利完成合作研发项目。

(2)甲方应保证所提供的保密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3)甲方应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保护自己的保密信息。

五、保密期限

1.保密期限的确定

本协议的保密期限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计算,至双方合作研发项目结束后[X]年止。

2.保密期限的延长

(1)如果在保密期限届满前,乙方发觉仍有保密信息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及时通知甲方,双方应协商确定是否延长保密期限。

(2)如果双方合作研发项目的成果需要进一步开发或推广,双方应协商确定是否延长保密期限,以保证项目成果的保密性。

六、信息的使用限制

1.使用目的限制

乙方仅能将保密信息用于双方合作研发项目的目的,不得将其用于其他任何目的。如果乙方需要将保密信息用于其他目的,应事先获得甲方的书面同意。

2.使用范围限制

(1)乙方只能在其内部使用保密信息,不得将其向外部披露或扩散。

(2)乙方应限制接触保密信息的人员范围,仅允许那些为了完成合作研发项目而需要知道该信息的人员接触保密信息。

七、知识产权

1.知识产权的归属

(1)双方在合作研发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除非双方另有约定。

(2)对于甲方在合作前已有的知识产权,其所有权仍归甲方所有。

2.知识产权的保护

(1)双方应共同采取措施,保护合作研发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申请专利、商标注册、著作权登记等。

(2)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一方不得擅自使用、许可他人使用或转让对方的知识产权。

八、协议的变更与解除

1.变更的条件

(1)本协议的任何变更或补充须经双方书面协商一致,并签署相关的协议变更或补充协议。

(2)如果法律法规的变更导致本协议的某些条款无法执行,双方应协商修改相关条款,以保证本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解除的情形

(1)如果一方违反本协议的任何条款,另一方有权书面通知违约方解除本协议。

(2)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本协议。

(3)如果双方的合作研发项目因不可抗力等原因无法继续进行,双方可以协商解除本协议。

九、违约责任

1.违约行为的认定

(1)如果一方违反本协议的任何条款,应被视为违约行为。

(2)违约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泄露保密信息、擅自使用对方的知识产权、未履行保密义务等。

2.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1)如果一方违约,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为双方合作研发项目总金额的[X]%。

(2)如果违约金不足以弥补对方的损失,违约方还应赔偿对方的实际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可得利益损失等。

(3)如果一方的违约行为给对方的声誉造成了损害,违约方还应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